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名著 >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来源:史文斋    阅读: 4.6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所著,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也是四书中篇幅最长,部头最终的一本,直到清末时期都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共七篇,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其学说处罚点为性善论,护长德治。

《尽心上》共四十六章,讲述了儒家思想,激励人奋发向上有所作为。第九章讲人若崇德尚义,就能悠然自得。其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乃一名言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1曰:“子好游2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3,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4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如何游说。别人理解我,我也悠然自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悠然自得。”宋勾践说:“要怎样才可以悠然自得呢?”

答道:“崇尚德,迷恋义,就可以悠然自得了。所以,士人不得志时不失掉义,得志之时不离开道。不得志时不失掉义,所以能够葆有本性;得志之时不离开道,所以百姓不致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恩泽普施于百姓;不得志,修养个人品德而表现于世间。不得志时,便独善其身;得志之时,便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第2张

【注释】

(1)宋勾践:其人不可考。

(2)游:游说。

(3)嚣嚣:无欲而自得其乐的样子。

(4)得己:就是“自得”。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