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 成语典故 > 如何理解成语“凿壁偷光”?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语“凿壁偷光”?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来源:史文斋    阅读: 2.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何解释成语“凿壁偷光”?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 凿壁偷光

【拼音】: záo bì tōu guāng

【解释】: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如何理解成语“凿壁偷光”?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故事】: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如何理解成语“凿壁偷光”?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第2张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