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史 > 张献忠简介 张献忠起义

张献忠简介 张献忠起义

来源:史文斋    阅读: 1.8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张献忠(外号:黄虎,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号敬轩,陕西定边县人,明末农民军领袖,大西唯一皇帝,与李自成齐名。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了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的阶段性工作成果,称发掘现场出水的大量文物证实了民间流传的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的出水基本确认了张献忠江口之战的地点。

古往今来,在四川彭山江口地区的人们津津乐道地传说着张献忠江口千船沉银的故事,时至今年更是热传高涨。张献忠江口沉银究竟有多少国宝?被不法分子盗卖了多少?现在又挖掘出多少?

张献忠简介 张献忠起义

  张献忠

江口沉银文物被盗卖及追回情况

张献忠来到四川后便大肆搜刮文物和金银财宝,在岷江岸边,江口古镇,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着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

早在1999年,成都商报就刊发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相关报道,引发了全国文物界及广大读者的特别关注,同时也引发起贪婪者的觊觎。于是,各地盗挖者纷纷潜入滚滚江流,探寻宝藏。进而金虎印、西王赏功金银币、金册子、金银锭等一件件珍贵文物被带出水面……与此同时,也让张献忠江口沉银这段历史的轮廓愈发清晰可见。

从2009年到2015年,成都商报再次刊发《四川破获上亿元文物案或涉嫌张献忠宝藏》等多篇独家报道。

2014年,彭山警方获知,江口镇部分村民,利用专业设备夜间潜入“江口沉银遗址”河道区域内,盗挖文物,高价倒卖,牟取暴利。于是,公安、文管部门迅速组成联合巡查组,经过一年秘密侦查,警方梳理出以沉银遗址文物为目标的6个盗掘团伙、3个倒卖团伙,涉案人员40余名,涉及全国10多个省市。

2015年4月25日,眉山市212名民警组成的抓捕行动队,分成8个组,在云南、四川等多地对6个盗掘团伙骨干展开同时抓捕。此次行动12小时内到案31人,扣押“西王赏功”钱币27个、银锭39个、各类钱币逾千枚、其余金银杂件逾百个,还扣押大量涉案汽车、潜水服、氧气瓶、金属探测仪等。此案也是2016年全国破获的最大文物案,取得了“两个全部”(涉案主要文物全部追回、涉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起诉)、“三个第一”(同类案件中,追回的国家珍贵文物数量、文物总数、抓获的犯罪嫌疑人数均为全省第一)、“四个之最”(2016年全国破获的最大文物案、追赃难度最大、涉案文物历史和学术价值最厚重)的战果。

2016年10月14日,据眉山警方通报,经过眉山市、彭山区两级公安机关两年多的缜密侦查和连续奋战,中国公安部督办的“2014·5·1”特大盗掘倒卖文物案成功告破,追回文物千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百余件,包括国家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38件、三级文物54件,涉案文物交易金额3亿余元。在追回的文物中,有不少是张献忠时期的典型器物,如西王赏功钱币(金、银、铜)、50两银锭、皇帝册封金银册、金腰牌等等。

张献忠简介 张献忠起义 第2张

  张献忠

 江口沉银遗址历年文物出土情况

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内,遗址保护范围为东西各至河堤,南至岷江大桥,北至府河、南河交汇处,面积100万平方米。

20世纪50至90年代,岷江河滩上偶尔发现被水冲刷出的零星文物。但由于受财力、人力和技术等因素所限制,未进行大规模挖掘。近年来,在当地工程建设中发现了大量文物,文物出水地点与文献记载张献忠“江口沉银”地点完全一致。

早在2005年,当地就曾在岷江中挖出7枚银锭,经鉴定为明代银锭,属国家珍贵文物。2010年,这里被确立为市级文保单位“江口沉银遗址”。2015年底,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10余名权威专家出具意见书认为:“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即为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

截至2017年3月15日,对“江口沉银遗址”的考古发掘面积已有10000余平方米,共出水文物10000余件。这些文物包括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金册、银册、银锭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和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通过此次发掘,基本确认了张献忠江口之战的地点,出水的万余件文物是确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长沙府天启元年伍拾两金锭”被认为是1621年长沙府上供藩王王府的岁供黄金,是已知的明代金锭中的最大锭型,存世稀少,价值极高。

“金封册”是国家一级文物,长约20厘米,宽约10厘米,上书“大西大顺二年”等29字。据专家介绍说,这页金封册应是封面,内容大致是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后颁布政令法规。在质地上,金封册全部用黄金所制,这一页重量达700多克。

“西王赏功”金币曾拍卖出230万元的天价。在众多宝物中,“西王赏功”币虽然个头不大,却是代表性文物之一,是张献忠用来奖励将士的钱币。“西王赏功”存世罕见,早年所知金、银皆为孤品,后又有新的发现,珍罕程度已不如从前。2011年嘉德春拍出品金质、银质“西王赏功”各一,金质成交价格230万元,银质以55.2万元成交。

“大顺元年崇州五十两银锭”是张献忠在四川铸造的银锭。过去钱币界普遍认为张献忠使用的银锭是掳掠所得的,而该锭是张献忠自铸银锭的例证。大顺元年眉州大粮银五十两银锭,也是张献忠大西政权的自铸银锭。

 张献忠藏有大量金银财宝的传说

关于张献忠大败后留下“千船沉银”的金银财宝传说,在清代以来的很多文献史料里均有记载。据《明史》记载,明军将领杨展曾在彭山江口伏击了大西军领袖张献忠的船队。

崇祯三年,陕西农民起义,张献忠以米脂十八寨响应王嘉胤,自称八大王。在王嘉胤战死后,张献忠与另一头领罗汝才接受明朝总督洪承畴的招抚,不过不久后便重新反叛。崇祯八年,由于屡遭明军攻击,起义军共13家聚于荥阳,商讨出路。由于与高迎祥、李自成意见不同,张献忠决定与高、李分道扬镳,向东进发。崇祯十三年,张献忠首次入川,不过并未占领成都,仅攻陷泸州与绵州。在明军一路追击之下,张献忠部逃离四川,一路经过重庆、湖北、安徽、湖南等地。由于屡败于左良玉之手,张献忠决定避开锋芒,再度入川。崇祯十七年春,张献忠攻占重庆奉节,随后攻取涪州、重庆、成都。占据四川后,张献忠建立大西国,自称大西国王,改元大顺。后来,明朝参将杨展与张献忠战于彭山,火烧敌船,并大败大西军。这也就是张献忠率军逃离,留下“千船沉银”宝藏的原因。1646年11月,张献忠命陨西充凤凰山后,大西政权宣告结束,由他聚敛的金银财宝成为无主之物,不知去向。民国时期曾有人根据藏宝图在流经成都的锦江中打捞挖掘,但捞上的只有一些小铜钱,不见金银踪影。

第二种说法是,张献忠将宝藏藏于青城山上。原因为孙可望曾奉张献忠之命率领数百名石匠在青峰山(青城山支脉)采石,却鲜见有人运石出山或在山中修路以及建筑物。此种行为不免让人心生联想,张献忠可能以采石为掩护,在青城山上秘密修建藏宝工事。

还有一种说法是,宝藏藏在四川彭山县的江口古镇江道中。这个位于武阳江、锦江与岷江交汇处的古镇,水路运输十分便利,曾为商旅云集之地。据《彭山县志》记载:“顺治三年四月,明参将杨展占领嘉定(今乐山市中区)后,沿江而上攻占彭山。秋季一天,张献忠部与杨展决战于江口镇,张部战船被烧,沉没过半,伤亡惨重,败回成都。”许多满载金银的木船由此沉没于岷江。

斗转星移,几百年过去了。这些文物经过张献忠掠夺和搜刮,再沉到江底,又经过不法分子的盗窃遭到流失,最终在国家考古队的辛勤挖掘之下,又完璧归赵回到博物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