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真相 > 张献忠治军严明,为何最后起义还是失败了?

张献忠治军严明,为何最后起义还是失败了?

来源:史文斋    阅读: 1.6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明朝时期,政治体制较为完善,皇帝即便数年不理政事,国家机器也能运转无误。但此体制在经济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弊端,即使张居正等人力行改革,也只能是小修小补。明朝最终积重难返,为清朝所取代。明末清初,诸多抗清名将为反清复明而抗争,譬如李定国、郑成功等将领,而今天我们要聊的是颇具争议的张献忠。

张献忠乃是明朝末期农民军的领袖,他出身贫寒,却极为聪慧。曾担任捕快,后又成为边兵。张献忠性情刚烈,又好为人打抱不平,甚至曾因此有性命之虞,多亏有人为张献忠求情,他才得以死里逃生。

天启年间,陕西境内的灾荒严重,百姓饿死者众多,而此时明朝的财政亏空严重,赈灾更是无从谈起。农民暴动开始兴起,此时,李自成已参加了高迎祥的队伍。眼见暴动频起,张献忠也组建了自己的起义队伍。

张献忠与明朝抗争十余年,并建立了大西政权。后来,清朝入关,张献忠又与清抗争,最后中箭而亡。张献忠虽然最终抗清失败,但他却着实有令人钦佩之处。

张献忠治军严明,为何最后起义还是失败了?

张献忠的起义并非完全出于私心,反而更多是由于骨子中打抱不平的正义感。凡是农民起义爆发,便总有宵小之辈混迹其中,以求险中之富贵,张献忠却并非如此。张献忠攻下凤阳城后,将凤阳知府颜容暄俘获。在历数知府罪行后,张献忠才杀死他。

由此可见,张献忠杀人更多是由于憎恨明朝政府官员的恶行。其后,张献忠还将粮食及胜利品分给穷苦百姓,又将当地富户屠杀殆尽,以绝后患。

襄阳乃是军事重镇,城中多军需饷银。张献忠在攻克襄阳后,将获得饷银中的十万两都分发给灾民。从张献忠的行事来看,他骨子中多劫富济贫的侠义精神。

张献忠治军严明,为何最后起义还是失败了? 第2张

张献忠在带兵和政策制定方面都有一套。张献忠在攻占长沙后,不仅免除了当地农民三年的税粮,治军还极为严明。清朝的刘献廷曾记载,张献忠在衡州不曾杀一人。大西政权建立后,张献忠任命了丞相及尚书等重臣,还铸钱开科举取士。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些政策也值得称赞,一是将西南百姓的三年租赋免除,二是不许政策。擅自招兵、受民词、娶本土妇女皆会被正法。张献忠的这些政策,不仅能防止本地起兵暴乱,也能防止掌权者肆意欺辱百姓,可谓高瞻远瞩。

对于张献忠也存在一个争议,那就是嗜杀。清朝的《明史》曾将张献忠定义为一个杀人如麻的将领,并且还立过七杀碑。从张献忠的治军和政策制定来看,嗜杀似乎与他形象并不符合。实际上,史学家对此也是存疑的。明朝大臣杨嗣昌在讨伐农民军时,曾张出公告,表示只要擒获张献忠就能赏万金,封侯爵。

但第二天农民军中就有针锋相对的公告。这让杨嗣昌极为沮丧,并疑心有人私通农民军。若是张献忠果然如此嗜杀,也很难得到拥护。

所以,嗜杀一事难以确准,但其治军严明和政策合理却是事实。

张献忠之所以被称之为英雄,还因为其不为功名利禄所动的品行。顺治二年(1645)时,南明政权彻底灭亡,此时,清朝开始腾出手对抗农民军。对于张献忠,清朝采用的是剿抚兼施的策略,一面派将领进缴四川,一面诱降张献忠。

清朝曾表示,张献忠对抗的是明朝,清朝可以既往不咎,一旦他愿意投降,清朝定会优待,并使其子孙后代都受到荫庇。与此同时,清朝也放出狠话,若是不降,大军将至。但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张献忠均不为所动。

明朝诸多抗清将领中,有降清的,如洪承畴,有战死的,如张煌言,但论抗清决心之大,当属张献忠。张献忠为全心全意抗清,将妻妾杀尽,幼子扑杀。杀妻灭子,属实残忍。

但是对于张献忠而言,抗清本就抱必死之心,一旦身亡,妻子儿女也无法庇佑。与其让他们落入敌手,不如早做了断。由此来看。张献忠确实值得钦佩。张献忠中箭而亡后,他所率领的农民军坚持抗清,辗转于西南各省,抗清长达二十年。不得不说,这也是受到张献忠的影响。

论明朝将领名气大小,张献忠确实不是最大的,而论名声好坏,张献忠也不是最好的,还有嗜杀之名。但是,张献忠好打抱不平的个性,治军严明,不为名利所动的品行,称他为英雄,也是当之无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