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史 > 诸葛亮北伐几次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

诸葛亮北伐几次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

来源:史文斋    阅读: 2.8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诸葛亮北伐,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历经7年。

两国形势

223年,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打败,令蜀汉国力大减。丞相诸葛亮辅助后主刘禅,蜀汉国力慢慢回复,同时派出陈震、邓芝与东吴重新修好。吴蜀实现共同抗击曹魏。225年,诸葛亮南征,平定蜀汉南方乱事,提供了北伐所需要的物资。

诸葛亮于226年率领大军进驻汉中,以魏延为督前部、丞相司马开始训练士兵,筹备北伐曹魏。

同年,曹魏文帝曹丕病死,曹叡即位。当时曹魏内部有议论,认为可乘诸葛亮率军在汉中,一举出兵讨伐他们。曹叡也有这想法。但是,孙资认为汉中,尤其是南郑等地险阻,又大举兴兵必天下骚动,费力广大,于是提出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待魏国强大,蜀、吴必自降,于是曹叡暂缓出兵。

但这没有影响诸葛亮北伐决心,于227年春天,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刘禅,陈述出师的原因,表明统一中原的希望。在刘禅亦向诸葛亮下诏出师后,诸葛亮开始率军实行北伐。

诸葛亮北伐几次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

第一次北伐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天,蜀汉军准备好北伐,督前部、镇北将军魏延提出效仿韩信分兵之事,袭取潼关(《三国志》记载为:“异道会师潼关”)(《魏略》记载为:“子午谷之计”),但诸葛亮不从。在而后北伐,魏延都曾提出这建议,却被诸葛亮以过于冒进为理由制止。

而诸葛亮则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军作为疑兵,由箕谷摆出要由斜谷道北攻的形势,以吸引魏军,汉军行动成效,在洛阳的曹叡派出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各军,前往郿防御赵云等人;于是,诸葛亮则亲率主力向祁山进攻。

当时刘备已经死去四年多的时间,蜀汉一直都在专注平定南中叛乱。在汉中一线,蜀汉数年没有动静,令曹魏没有防备汉军,在曹叡后来的班告中也有提及:“先移风于礼乐,次讲武于农隙,置亮画外,未以为虞。”现在听到诸葛亮北出祁山,曹魏朝野都感到很恐惧,陇地官员对诸葛亮的恐惧更加深重。这一背景下,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相继叛魏,响应汉军,当地太守各弃郡东走。于是,诸葛亮包围祁山,准备打下来,以祁山作为北伐前哨。整个关中地区的曹魏统治人员都觉得震惊。

曹魏朝廷中没有人知出何对策,曹叡冷静道:“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既合兵书致人之术;且亮贪三郡,知进而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也。”曹叡便亲自到长安坐镇,派张郃率魏军去反击诸葛亮。

魏军到来,当时诸葛亮不用宿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却派参军马谡领副将牙门将、裨将军王平到街亭防御张郃,另派高翔屯兵列柳城;另一方面,南安郡人带着汉军攻打陇西,当地太守游楚与吏民策划,先作坚守,若汉军真能攻下西来的魏援,则投降也不迟,他于是遣长史马颙出门设阵,自己向来到的汉军说:“卿能断陇,使东兵不上,一月之中,则陇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虚自疲弊耳。”汉军于是退去。

而到达街亭的马谡,不遵循诸葛亮的部署,举措烦扰,又不接受王平的劝阻,不在当道之处下寨,反而舍水上山设阵。当张郃到来,他先将汉军包围在山上,又切断水源,再督军大举进攻,汉军大败,马谡逃走,众军各自逃亡,只有王平领着千人,鸣鼓自守,而张郃又疑汉军有伏兵,不作追击,于是王平集合分散的军队,向诸葛亮大军处撤退。街亭失守,驻屯在列柳城的高翔所部又被魏雍州刺史郭淮攻破,汉军失掉有利形势,诸葛亮惟有将西县千多家人带还汉中,班师撤退,至于陇西游楚等亦因此成功固守。而赵云、邓芝的疑兵亦在箕谷无法抵御曹真的主力军,赵云便收集士卒倚势固守,将栈道烧毁,所以没有太大的损失。

回到汉中,诸葛亮把临阵逃脱、弃士兵于不顾的马谡等人收狱,为严守军令,便斩杀了马谡、将军张休及李盛,夺取黄袭等人之兵,王平却因有作进谏而被提拔。诸葛亮自己仍上书自我检讨,并自贬三等,刘禅接纳,但仍以诸葛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赵云亦自请贬为镇军将军,但被诸葛亮大加赞赏他守卫之功。后来,有人曾劝诸葛亮再北伐,但诸葛亮认为要更训练士卒,令他们忘了失败之事,才可再行。在汉军撤出后,曹魏左将军张郃率军快速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平定。大都督曹真认为汉军今番进攻祁山失败,斜谷道又被赵云所部军烧毁和大水冲蚀,下次该会以陈仓作目标,便派将军郝昭、王生等与千余人屯兵陈仓,筑城防备。

诸葛亮北伐几次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 第2张

第二次北伐

因曹魏大司马曹休在石亭被东吴大都督陆逊打败,诸葛亮得知后趁机再次率军北上,一是料想到关中空虚,二是为东吴减轻曹军对他们的压力。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冬天,诸葛亮复出兵散关,不过郝昭已筑陈仓城防备,诸葛亮曾派郝昭同乡靳详于城外数次游说郝昭投降,但郝昭坚决拒绝了。诸葛亮便率军包围陈仓。汉军没有以大军进攻,而是先用云梯、冲车攻城,郝昭便用火箭射云梯,当云梯燃烧时,梯上的人便被烧伤,又以绳绑着石磨,掉下城墙,压毁冲车。诸葛亮便转用井阑在百尺外向城中射箭,掩护士兵用土填平护城河,想直接攀城,郝昭于是建起内墙,令井阑失效。诸葛亮又挖地道,想突袭城中,郝昭又在城内挖下横壕沟,挡下地道。双方激战二十余日未有胜负,曹真派费曜等率军来救,曹叡又派张郃攻诸葛亮,但张郃认为军未到,诸葛亮已经因粮尽而撤退。在撤退过程中,诸葛亮率领的汉军成功击杀上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

 第三次北伐

229年春天,诸葛亮遣陈式(一说陈戒)进攻武都、阴平两郡,曹魏雍州刺史郭淮领兵来救,诸葛亮率主力军向建威,牵制郭淮,魏军知道汉军主力到临,便紧急撤退,汉军顺利占领二郡。之后,诸葛亮安抚了当地的氐人、羌人,然后留兵据守,自己率军回汉中。因成功夺取二郡,刘禅再次升回诸葛亮为丞相。至冬天,诸葛亮徙府营至南山下的平原,建筑汉、乐二城,加强汉中防守。

230年六月,曹魏想反客为主,大司马曹真上表伐蜀议案,曹叡认为可行,本来曹真想从斜谷南入,但镇军大将军陈群认为斜谷太险阻,难以进退,于是曹真率主力军改为由子午道进发;张郃则由斜谷辅攻;大将军司马懿率军由西城进发顺汉水而上,与曹真军会师;雍州刺史郭淮、后将军费曜等从陇右武威进兵,直指汉中。诸葛亮知道魏军来攻后,汉中太守魏延立即加强城固、赤阪等要地的防守,又要求骠骑将军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人,表李严子李丰为江州都督,防卫后方。不但成功阻断魏军攻势。又派镇北将军魏延、关中都督吴懿率军西入羌地,反攻郭淮、费曜等军。

起初,魏军前锋偏将军夏侯霸先大军一步,进至兴势,在曲折的谷中下营。当地百姓看到夏侯霸,指示汉军攻击他。夏侯霸在鹿角间战斗,最后援军到达,夏侯霸才得以解围。期间遇上下了三十天的大雨,栈道断绝,曹真用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程。在朝中,司徒华歆、少府杨阜、散骑常侍王肃都上疏劝曹叡撤军,至九月,曹真受诏而回,而魏延、吴懿亦成功在阳谿大破郭淮、费曜。最终汉军在反攻中大破魏军,收下胜利。 (《三国演义》将这次防守反击认为是一次北伐,所以《三国演义》中描述为诸葛亮六次北伐。)

 第四次北伐

231年春天,诸葛亮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又招揽鲜卑人轲比能,轲比能起兵到石城响应汉军。

因曹魏大司马曹真病重,曹叡改派大将军司马懿为统帅屯于长安,领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陵、雍州刺史、建威将军郭淮等人抵抗。司马懿先派费曜、戴陵与四千精兵前往上邽防守,自己则率其他兵力解救祁山。张郃认为该分兵驻守雍、郿,但司马懿认为己方战斗力不如蜀汉军,若分军容易遭到诸葛亮各个击破,不及合军有利,便向西推进。

诸葛亮知道后,留下讨寇将军王平继续领军攻打祁山,自己则率主力迎战司马懿。诸葛亮在上邽打败了魏将郭淮、费曜,并收割了魏军的麦粮,与司马懿军在上邽之东遇上,司马懿紧追诸葛亮,却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便回军卤城。张郃认为汉军从远来攻,不如出示活路,他们迟早都会退兵,劝司马懿不要用大军围城,这反而会令敌人坚守,攻不下还会大失民望。但司马懿不接纳,出军围卤城,但却登山掘营,只围不攻,不与汉军战斗。

魏军将领数次请战,司马懿都不准,便讥笑他:“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在众将的一再要求下,于五月辛巳日(6月27日) ,司马懿只好派张郃攻于南围的王平,自己从中路进逼蜀军主力。王平坚守南围,击退张郃部的进攻,粉碎了张郃部袭扰诸葛亮后路的图谋。与此同时,诸葛亮遣魏延、高翔、吴班分三路领兵与司马懿部作战,大破魏军,魏军大败。《汉晋春秋》记载魏军被斩首三千精锐,汉军缴获玄铠五千领(官渡之战时,根据曹操“袁本初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的记载,袁绍十万余人仅有一万带甲之士;由此推断魏军伤亡至少万余人)、角弩三千一百张,司马懿仅能退保大营。(这段《汉晋春秋》中的记载,在裴松之给《三国志》作注时引用。《晋书》在此处的记载与《汉晋春秋》完全相反,但是综合各处史料,加之司马懿之后一直极其避免与蜀汉军正面作战,陈寿在为司马炎作《三国志》时在王平传记载此战却不记载战果,以及诸葛亮并没有在此役后如第一次北伐般自贬等事实,侧面证明晋书直接取自晋朝史料的记载有为司马懿遮掩败绩的嫌疑。更重要的是,张郃身亡的木门道在此战东北,张郃又是在追击蜀汉军过程中中埋伏,证明诸葛亮在此战后成功的将战线向前推进。故而资治通鉴于此处采纳汉晋春秋说法,后世史家亦多以《汉晋春秋》记载为真。)

由于在正面战场作战遭到大败,司马懿再不出战,两军变为消耗战。六月,诸葛亮眼见粮草接应不上,而又收到下令北伐军撤退的诏命,诸葛亮惟有引军退回。此时司马懿军也已经是粮食不多。

司马懿要求张郃追击汉军。张郃认为围城都必要开一条出路,不应该追击没有被打败的敌军,但司马懿坚持要张郃领兵追击。张郃无奈推进。最后在木门道,张郃被埋伏于高处的弩兵射中右膝,伤重而死。回师后,诸葛亮经过调查,发现李严原来因遇上大雨,无法如期运粮,便派狐笃(马忠)、成籓传谕旨,要诸葛亮撤军。欺骗刘禅说这是策略,又想推卸责任给岑述。不过诸葛亮将李严的手书先后比对,发现前后不符,李严亦无话可说,被贬为庶人。

 第五次北伐

诸葛亮撤退回蜀中的在三年里,发展农业,整训军队,作木牛、流马,运米粮到斜谷口集积,诸葛亮率领军队驻扎在在斜谷邸阁,准备再次北伐。

终于在234年二月,汉军出斜谷口,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孙权答应进攻合肥。四月,汉军到达郿县,大军暂驻渭水南岸,司马懿立即渡河,背水防守,诸葛亮便在五丈原下扎营寨。 由此,汉军与魏军在陕西渭河以南对峙。

魏将郭淮认为汉军必会争夺渭水北岸北原,司马懿认同,便派郭淮先前往防备。果然汉军到来,但被郭淮击退。诸葛亮明白运粮的问题,开始在渭水边的居民之间屯田生产粮食,百姓亦相安无事,一切如常。渭水呈东西走向,有一条呈南北走向并向北流入渭水的武功水成为司马懿和诸葛亮争夺的焦点。五丈原位于武功水之西,诸葛亮派遣孟琰占据武功水东岸。司马懿曾于武功水涨水之时试图偷袭武功水东的孟琰所部,但遭诸葛亮搭浮桥以弩兵击退。

而孙权也曾率十万大军北上响应蜀汉,但实际上并不出力,在合肥被满宠以数十勇士击败前锋后,便不再进攻。

魏、汉两军相峙了百多日,司马懿曾于武功水涨水之时试图偷袭武功水东的孟琰所部,但遭诸葛亮搭浮桥以弩兵击退。

其后诸葛亮多次派人挑战,希望野战中击败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司马懿军始终坚守不出。其后诸葛亮故意让人带一套女人的衣服、头巾送给司马懿,表示司马懿就像女人一样。魏军将领见此情形都火冒三丈,纷纷要求出战,为了搪塞将领们的要求,司马懿假意上表给魏明帝请战。曹叡便派卫尉辛毗为军师,到前线节制司马懿。诸葛亮明白“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这只是做样而已。

后诸葛亮派下战使到司马懿军,司马懿只使问诸葛亮寝、食和工作是否劳累,没有提及军事,使说诸葛亮事事亲力亲为,食少事烦,司马懿安心了,认为诸葛亮如此活不了多久。果然到了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消息传到成都,刘禅派李福去探望诸葛亮,并询问以后国家大计和继承人问题。《三国志》载诸葛亮对各将领交代后事,要长史杨仪和司马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征西大将军魏延、护军姜维负责断后。(根据裴松之注,《魏略》载为诸葛亮命前军师魏延摄行己事,由魏延负责指挥负责秘密退兵与密持丧之事,此处裴松之采纳陈寿观点。称魏略所述为“臣松之以为此盖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

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汉军诸将等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杨仪整顿军马从容撤退。司马懿得到百姓通知诸葛亮已死,率军追击,姜维令杨仪反旗鸣鼓,回军向魏军做出进击的样子,司马懿赶紧撤退,不敢追赶。 于是汉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而此事也被魏人当做笑话传开了:“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诸葛亮逝世的影响

诸葛亮积劳成疾,终于五丈原病殁。诸葛亮的逝世,对蜀汉是巨大打击,从此蜀汉无力对曹魏造成较大威胁,渐渐走向衰落乃至败亡。但是诸葛亮逝世之后,政治上有蒋琬、费祎、董允等为继,政治仍算清明,使蜀汉仍能保有数十年国祚。 但后主刘禅只求偏安,对于北伐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虽有姜维北伐,但姜维的北伐反导致蜀汉国内压力大增,并使朝廷大臣不满,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

《三国志》载诸葛亮临终决定以长史杨仪、司马费祎统领各军撤退,魏延断后,姜维次之。然而前军师魏延不同意撤军,加之魏延与杨仪积怨甚久,致使双方发生争斗,最后魏延失败,在逃回汉中的途中被平北将军马岱杀。《魏略》则载诸葛亮患病,命魏延等人受领遗命密不发丧,并令魏延摄行己事。杨仪害怕魏延在得势后将不利自己,于是散布魏延造反的流言,起兵追而杀之。无论真相如何,蜀汉都因此折损一大将。

曹魏方面,魏明帝打败诸葛亮后,在失去西南威胁后便无心政事,大臣杨阜、高堂隆等对此一再劝练,明帝虽多未采纳,但也颇有气度的不因此问罪。曹魏对蜀汉前线军队的主帅司马懿因长期抗敌有功,在曹魏的名望与地位逐渐上升,以致发生之后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氏代曹氏掌权。

败因分析

诸葛亮多次北伐,虽取得部分胜利,可惜未竟全功。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汉魏两国综合国力差距甚大,魏国当时已统一北方,国力强盛。比较之前较为成功的韩信北伐而言,武都大地震完全改变了汉水的水道走向,使得诸葛亮无法像韩信出陈仓般由水路运粮,被迫采用难走的山路,使得蜀汉军队的补给一直困难。虽在第四次北伐后有木牛流马等机械工具的辅助,然而第四次北伐时因为李严运粮被大雨阻碍退回。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采用屯田策略,试图与魏军打持久战,然而诸葛亮健康状况恶化,积劳成疾而去世。

二是失去了隆中对之中两路并进的荆州之故,无法在正面战场造成强大的压力。北伐期间,诸葛亮虽意图以上庸作为实施隆中对的第二条可能路线,惜孟达未能起事即在253年的新城之战中为司马懿所败。孙权只求偏安及割据江东,不愿对魏用兵,同时在夷陵之战后,蜀吴始终存在介蒂,即使在东线对曹魏的攻击,在正面战场也难以给曹魏造成压力。

三是魏明帝曹叡在曹操、曹丕两代经营后,魏国国力有所提升,魏帝曹叡也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任用司马懿、曹真、郭淮等人与蜀汉军作战。魏军前线统帅司马懿采取得当的坚守战略。在与诸葛亮正面作战遭到大败后,司马懿深知魏军在正面战场与蜀汉军队直接交战将会处于下风,一直避免与蜀汉军队正面作战,而采用深沟高垒与蜀汉军队打消耗战。而魏帝曹叡也对此表示赞同。但以两国国力而言,国力更为贫弱的蜀汉,无法通过消耗战来有效的拖垮实力强大的魏国。

北伐实效

北伐虽未能成功,然诸葛亮所率领的汉军在以少攻多的形势下却基本上皆具有主动权,更让魏军讥笑司马懿畏蜀如畏虎。诸葛亮治军甚严、信赏必罚,对打造兵器亦严格要求,可谓治军有素。北伐期间,诸葛亮更培养、提拔了不少人才,将领如姜维、王平、邓芝、马忠等,文政如杨仪、蒋琬、董允、费祎等,多是于北伐期间逐步培养而成。(杨仪未等蒋琬军至,便自引军诛杀大将魏延,《魏略》载为杨仪造谣魏延欲北附魏国。此举动就受蒋琬质疑。后更遭费祎揭发杨仪投敌之言,被贬为庶人、自害而亡。其余人等则皆续获重任。)

诸葛亮独揽大权后,更确保了北伐攻势但国力并不因此衰退。反而国政日渐清明,国力足见强大。(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相反,魏国却产生了大量财政亏空。(晋书记载“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这在长期消耗的战争中实属罕见,多归功于诸葛亮为相时重视蜀汉水利道路等公共设施建设,注重民生产业,其中蜀锦更是兼具文化与经济价值的产物,另有发展蜀盐、天然气等。

诸葛亮北伐亦使得诸葛亮所改造的八阵图名扬天下,杜甫有“名成八阵图”一句予以赞扬。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从此被兵家广泛认知。诸葛亮的八阵使得蜀汉的步兵能在正面战场对抗曹魏的骑兵部队甚至取得较大优势。司马懿在与蜀汉军队的多次交锋中,深知诸葛亮所用八阵与用兵之法的威力,有“天下奇才”之评论。在魏灭蜀后,根据晋书多处记载,司马昭令军队学习诸葛亮的八阵与用兵之法(晋书职官志有“及蜀破后,令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记载),并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参见马隆)。八阵图从此在中国军事界流传开来,后世李靖等人亦从中取得大量灵感创立六花阵。

 后世评价

在历史上,对诸葛亮北伐的看法态度不一。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表面上写的是“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他认为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诸葛亮应变不足,以此来应对当时的政治压力,避免直接把诸葛亮和司马懿直接对比(可以从诸葛亮传结尾的“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所以明大通之道也。谨录写上诣著作。臣寿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话语中弥漫的惶恐语气看出)。然而实际上旁敲侧击的用司马懿的“天下奇才”和“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认为诸葛亮北伐失败是因为“天命”所致。(若陈寿真的确信应变将略为主要原因,则不必论述“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同时代东吴张俨默记评价为“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认为诸葛亮若非过早去世,其北伐将获得成果。

后世大多数人均对诸葛亮北伐持惋惜态度。杜甫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即出于此。唐诗中有大量关于诸葛亮北伐的名句,罗隐的“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与李商隐的“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等,皆为诸葛亮的失败感到惋惜。这种观点在三国演义里也大量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民间对诸葛亮北伐的普遍看法。

部分史学家认为诸葛亮北伐是违背天命的作法,司马光论述道“诸葛亮自负才能,逆天而行,自取败之也”,认为诸葛亮的北伐不顺应天命,自然不会成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将诸葛亮北伐称为入寇。这一观点与北宋与西晋的建国手段类似不无关系。

然而司马光的这个观点在当时已经受到相当大的争议。司马光修撰《资治通鉴》的助手刘恕曾经质问司马光,“然汉昭烈窜巴蜀,似晋元。吴大帝兴于江表,似后魏。若谓中国有主,蜀不得绍汉为伪,则东晋非中国也;吴介立无所承为伪,则后魏无所承也。南北朝书某主而不名,魏何以得名吴蜀之主乎?”

南宋偏安后,朱熹等人以蜀汉为正统,认为诸葛亮有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志向,对诸葛亮大加褒奖。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北伐的记载可谓虚虚实实,具有很高的文学性。《三国演义》将第三次北伐后的防守反击认为是一次北伐,所以《三国演义》中描述为诸葛亮六次北伐,称诸葛亮六出祁山。其实《三国演义》中“六出祁山”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诸葛亮前后出师北伐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两次(第一次、第四次)。 同时《三国演义》的北伐故事中虚构了一系列人物,如韩德、韩瑛、韩瑶、韩琼、韩琪、董禧、薛则、崔谅、杨陵、彻里吉、雅丹、越吉、韩祯等;让曹遵、朱赞、张虎、乐綝、关兴、张苞等并未参与此役的人,参与战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