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史 > 周瑜心胸狭窄?其实历史上的周瑜完全不同

周瑜心胸狭窄?其实历史上的周瑜完全不同

来源:史文斋    阅读: 7.06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三国演义》中,周瑜忌妒贤能,“既生瑜,何生亮!”仰天长叹后,被诸葛亮激怒至死。事实上,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与演义中大不相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周瑜心胸狭窄?其实历史上的周瑜完全不同

历史上真正的周瑜究竟怎样?

在我看来,历史上真正的周瑜是自矜,忠诚勇武的人。

其实,周瑜出身于一个非常好的家庭,周家是淮泗豪族,除了比不过袁家、太原的王家这些大家族外,也是妥妥的地方一霸。

有了这份家底,退,可以宅家装孙子,比如司马懿就是这样的,待价而沽。等大局定下来了再出来当官,不仅是爱惜了自己的羽毛,也珍惜家族。不管是从哪路英豪的角度来看,雄霸淮泗的周氏家族都是必须拉拢的。只要周瑜蹲在家里,各路聘贴那自然是天天收不断的,他也不必承担投资创业的风险。

进,他也能自立为主。在淮泗之间,袁术成不了什么事,民心很快就会丧失。曹操屠杀徐州百姓,还尤其热衷屯田,名声不好。至少在长江以北的扬州和徐州,周瑜打下来的胜算很大。

然而,周瑜却选择了第三条路:反叛故乡和自己出身的士族,成为孙策的搭档。这是最难的一条路了。

孙策和父亲孙坚在淮泗、江东、荆州等地,尤其是在士族中的名望臭得不行,几乎与粪坑一样。

首先,孙坚是当地的一个恶棍,家庭背景不好。他一路砍人,当他遇到黄巾军裹乱和凉州胡羌造反时才有了部曲,说白了,他的出身和吕布没啥两样。

董太师之乱时,孙坚原任长沙太守,所谓“北上讨董卓”,其实是把他一路推过去去,打的都是荆州自己人,从长沙到宛城,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发现还没有打过董卓,就光顾着杀自家荆州的老乡了。尤其是孙坚诱杀荆州刺史,结果荆州的士族吓得宁愿与外人刘表合作,也不想理孙坚一伙人。

这也是孙坚、孙策、孙权为什么之后打荆州如此艰难的原因,因为荆州的老百姓都知道孙家是什么货色。

其次,孙坚追随袁术,孙策也追随过袁术,袁术的名声大家都知道那是很差的,称帝这种事他都干得出来。于是,江东人孙策率部回乡,一路上欢迎他的人不多,相反,到处都是叛乱分子。为了积聚权力,他哥哥孙权就杀了不少江东士族,敲山震虎。

而且,除了选中的合伙人的名声坏之外,周瑜自己也背叛了上司袁术。

周瑜带着兵与孙策一路横扫,这种霸气的气势和入股孙家的坚定态度,让他24岁就官拜江东副总司令,就连孙家的老大臣程普也得听他的命令。

但这项工作不容易做。

1. 孙策不久就去世了。

2. 孙权很年轻。

3. 江东士族非暴力不合作。

4. 曹操等人快来了。

孙策去世时,周瑜作为二股东,出任大臣兼军事代表,张昭是文官之首。18岁的孙权面临的情况是:六郡地头蛇相继造反,他的堂兄弟们还暗中勾结曹操。就孙权后来的军事能力而言,如果我们指望孙权结束叛乱,孙家的生意就要关门了。

但没关系,好在还有周瑜,周瑜带着孙坚孙策父子留下的基业,在淮泗武将的加持下,平定了叛乱。

在整个过程中,周瑜只需要只要歪一下嘴巴,孙家的这个买卖就得变股了,但周瑜没有,这就是忠诚。

随后,他作为军队代表,与曹操决一死战,打出了光耀古今的赤壁之战。

这一时期,周瑜的政治修养和军事造诣都比孙权高,特别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这句话,突然打掉了曹操的合法性,给了孙权自信,曹操也不过是贼而已,彼此彼此。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周瑜心胸狭窄,容不下别人。其实,这位24岁的少年天才很会和稀泥,也极具战略眼光。

例如,当他年纪轻轻就掌权,他为孙权做了榜样,先后收服了程普等淮泗老将,并提拔了陆逊等江东初代才俊,为未来孙家军的江东转型奠定了基础。

孙权作为主公,也不曾负过周瑜,自始至终都十分信任他。

据《三国演义》记载,周瑜被孔明激怒,说明他是个心胸狭窄的人。但事实上呢?周瑜是个气度颇大的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他,“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

当时,江东有个老兵叫程普,他自恃年长而经常羞辱周瑜,但周瑜并不在意,久而久之,程普对周瑜越来越敬重,对别人说:“和周公瑾交往,就像是在喝美酒一样,突然间人就陶醉了。”当时周瑜还很年轻,但他很注重大局。

即使程普一次次羞辱自己,他也能冷静地处理。这样大度的一个人,你觉得真的会像小说中那样,被诸葛亮三气而死吗?

周瑜心胸狭窄?其实历史上的周瑜完全不同 第2张

另外,周瑜还是一个精通音律的大帅哥。周瑜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在江东家喻户晓了,“吴中皆呼为周郎。”翻译到今天的“郎”字就是“小哥哥”的意思,当然,只有帅哥才能叫小哥哥。周瑜在音律上也颇有造诣。

据《三国志》记载,周瑜精通音律,即使喝了酒,他仍然能听出演奏音乐的错误,并且回头去看弹错的那个人。当时,大多数弹奏的人都是女子,据说当时很多乐师为了得到周瑜一顾,会故意弹错曲子。其风流才情大致于此。

说到周瑜就不得不提到赤壁之战了,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周瑜用非凡的勇气和策略创造了奇迹,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认为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借东风的功劳很大,实际上在这场战役中,跟诸葛亮完全没什么关系,巧借东风、草船借箭都是杜撰的。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撸灰飞烟灭”,苏轼的这句词中的“羽扇纶巾”就是周瑜,所描绘的是周瑜带三万人马在赤壁打败的曹操的场景。

据《三国志》记载,周瑜“性情博大,功成名就”,从中即可见周瑜的个人魅力,可惜天妒英才,公元210年,周瑜领军西进时病逝,年仅36岁。

小结:

历史上的周瑜是个近乎完美的儒家将军,不是大家认为的自己无才,还嫉恨诸葛亮的小肚鸡肠之人。《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其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毋庸置疑,但毕竟不是正史,其中加入了作者罗贯中的个人主观意识创作而成,大家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