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物 > 帝王将相 > 李泌:用一生的智慧,稳定唐朝局势、延缓大唐衰亡

李泌:用一生的智慧,稳定唐朝局势、延缓大唐衰亡

来源:史文斋    阅读: 1.6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泌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李泌是唐朝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谋略家,他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他为朝廷出谋划策、殚精竭虑,可惜他未遇明主,他的许多谋划最终无法实现,但是他用一生的智慧,稳定了中唐的政局、延缓大唐的衰亡。

1.年少聪慧得到唐玄宗赏识,但做事不够圆滑导致仕途坎坷

李泌是北周八柱国之一李弼的六世孙,他自幼聪慧,被当地人称为神童。

开元十六年(728年),唐玄宗了解到李泌是神童,于是召见他。当时唐玄宗正和张说在下棋,唐玄宗见到李泌,就让张说出题考考他。

李泌:用一生的智慧,稳定唐朝局势、延缓大唐衰亡

张说让李泌以“方圆动静”说几个句子。年仅六岁的李泌回答道:“方如行仁义,圆如用智慧,动如施展才能,静如心领神会。”

唐玄宗听了,为小李泌的机智应对赞叹不已。

天宝中期,唐玄宗授予李泌翰林待诏的职位,让他辅佐太子李亨。

年轻气盛的李泌看不惯杨国忠专权,曾作诗讥讽他。杨国忠于是以“讥讽朝政”为由,将李泌赶出朝廷。

2.临危受命,在安史之乱时出山为唐肃宗谋划

2.1为平定安史之乱谋划良策

天宝十五年(756年),安史之乱爆发,李亨赴灵武自立门户,登基为帝。

李亨刚到灵武时,兵微将寡,文武官不满三十人,在此危难之际,李泌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赶赴灵武,来到李亨身边。李泌的到来,使李亨仿佛大海的孤舟,在茫茫大海中遇到了启航灯,为他指引前进的方向。

李泌:用一生的智慧,稳定唐朝局势、延缓大唐衰亡 第2张

李泌到灵武时,李亨任命不知兵事的宰相房琯与安禄山作战,结果惨败,损失兵力四万多人。

此时的李亨对前途感到迷茫,他问李泌“敌人如此强大,天下何时才能平定?”。

李泌安慰李亨说,叛军现在势大,但是他们不得人心,不出两年叛乱就可以平定。李泌还为平叛出谋划策。

李泌说:“贼之骁将,不过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张忠志、阿史那承庆等数人而已。今若令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陉,郭子仪自冯翊入河东,则思明、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守忠、乾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两军挚其四将也,从禄山者,独承庆耳。愿敕子仪勿取华阴,使两京之道常通,陛下所征之兵军于扶风,与子仪、光弼互出击之,彼救首则击其尾,救尾则击其首,使贼往来数千里,疲于奔命,我常以逸待劳,贼至则避其锋,去则乘其蔽,不攻城,不遏路。来春复命建宁为范阳节度大使,并塞北出,与光弼南北犄角以取范阳,覆其巢穴。贼退则无所归,留则不获安,然后大军四合而攻之,必成擒矣。”

李泌的平叛计划,可以使叛军首尾不能相顾,从而各个击破,最后直取范阳,彻底解决叛军,可谓是平叛良策。李亨对这个计划也表示赞同,如果他能贯彻这个计划,安史之乱就不用打八年,唐朝中后期也不会遭受藩镇割据的祸害。

至德二年(757年),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李亨此时调集了大批的兵力,他改变主意,决定先收复两京。最后唐军在付出沉重代价后虽然收复了两京,但是却失去迅速平叛的良机,还造成之后藩镇尾大不掉的局面。

2.2保护储君广平王,维护了局势稳定

唐肃宗继位后,曾经打算任命建宁王李倓为天下兵马元帅,带兵平定安史之乱。

李泌劝阻道,现在天下乱战,民心向着元帅,功成之时,难道要让广平王(李倓兄长,唐代宗)让位吗?

李泌:用一生的智慧,稳定唐朝局势、延缓大唐衰亡 第3张

唐肃宗听后深以为然,于是改任广平王为兵马大元帅,从而避免出现像李建成、李世民那样手足相残的悲剧重演。

唐肃宗十分信任宦官李辅国和爱妃张良娣,这两人狼狈为奸,把持朝政。建宁王想铲除这两人,不料反被两人陷害,唐肃宗听信谗言,将建宁王赐死。

张良娣生有儿子,想让唐肃宗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因为广平王有大功,因此张良娣十分嫉恨他。

李泌挺身而出,向唐肃宗指出当年武则天为了权力将太子李贤废掉后关押起来,李贤内心忧惧,作了《黄瓜台辞》,希望武则天能放过自己,但是最后还是被杀死。李泌说陛下已摘一瓜(指赐死建宁王),希望不要再摘。

李泌的话触动了唐肃宗的内心,乾元元年(758年)十月,广平王被立为太子,之后唐肃宗谨记李泌的话,再没让自己的这个儿子受到伤害。

3.唐代宗时受权贵排挤,到地方任职

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病死,唐代宗继位。

大历三年(768年),唐代宗将李泌召回朝廷。由于唐代宗时期,朝中内斗不止,最后李泌被排挤到地方任职。

先是宰相元载嫉恨李泌得宠,于是诬陷他和鱼朝恩交结。唐代宗明知李泌是被冤枉的,但是他忌惮元载的势力,还是将李泌赶出朝廷,出任江西判官。

后来元载被唐代宗处死,李泌重新被召回朝廷。刚回到朝廷的李泌,又受到宰相常衮的嫉恨,常衮向唐代宗建议,如果要重用李泌,应该先安排他做刺史,等他有了政绩再重用。大历十四年(780年),李泌再次被排挤出朝廷,出任澧州刺史。

4.唐德宗时李泌几度力挽狂澜,保住大唐江山

唐德宗是一位志大才疏的皇帝,他继位后,一心想重振大唐,他发动的削藩战争在最初阶段取得巨大成果,由于他处置不当,利益分配不合理,结果造成“四王二帝”和“泾师兵变”的大动乱,大唐差点就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泾师兵变”后唐德宗逃到梁州,此时他终于想起李泌,将他召到身边出谋划策。

4.1力主平定李怀光,避免又一强大藩镇的出现

建中四年(783年),“泾师兵变”后唐德宗先逃往奉天,之后被叛军日夜围攻,幸亏李怀光带领朔方军及时赶来救驾,唐德宗才逃过一劫。

但是昏庸的唐德宗听信奸相卢杞的谗言,不让李怀光进城觐见,还下令李怀光带兵继续追击叛军。

李怀光对此非常不满,不久后他也拥兵叛乱。当时朝廷的财政紧张,加上有严重的旱灾和蝗灾,许多大臣都建议与李怀光妥协。

李泌以战略家的眼光给予反对。他说“怀光既解奉天之围,视硃泚垂亡之虏不能取,乃与之连和,使李晟得取以为功。今陛下已还宫阙,怀光不束身归罪,乃虐杀使臣,鼠伏河中,如梦魇之人耳!但恐不日为帐下所枭,使诸将无以藉手也。”

唐德宗因此坚定了平定李怀光的信心,贞元元年(785年)八月,李怀光被杀,河中叛乱被平定。李怀光被平定,避免了新的藩镇崛起,也使唐德宗看到了李泌的价值。

4.2解决京师粮草运输困难

唐德宗进行武力削藩失败后,京师粮草供应短缺,要由江南通过江淮水运往京师,其必经之地就是陕州。

贞元元年(785年)六月,陕虢都知兵马使达奚抱晖毒死节度使张劝,想逼朝廷任命自己为节度使。

陕州的叛乱导致京师的水路运输中断,长安粮草补给困难。在这危机时刻,李泌主动请缨,决定单刀赴会,解决陕州问题

唐德宗任命李泌为陕虢都防水陆运使,李泌先会见了陕州官吏并对他们说:“我只是来督办赈灾的,如果达奚抱晖有功,就让他担任节度使。”

达奚抱晖听到消息后,放松了警惕。李泌来到陕州后,对达奚抱晖晓以利害,让他赶紧带家人逃亡,李泌兵不血刃地完美解决了陕州问题。

李泌:用一生的智慧,稳定唐朝局势、延缓大唐衰亡 第4张

4.3调解唐德宗和大臣们的关系

唐德宗为人猜忌刻薄,“泾师兵变”后他逃往奉天时,润州刺史韩滉训练士卒,修建石头城,以迎接唐德宗。但是却遭到唐德宗的猜疑,误以为韩滉有谋反之意。

李泌向唐德宗解释了韩滉的功劳,一是从唐德宗逃出京师后,韩滉的贡献不绝。二是指出韩滉的性格刚烈,不附权贵,因此被大臣诽谤。

李泌还上奏以百口保韩滉,并请唐德宗让韩滉的儿子韩帛回家。韩滉大为感动,发米百万斗给朝廷,还带动其他地方官纷纷入贡。

贞元三年(787年),有流言说大将李晟和马燧要叛乱。流言既让疑心病很重的唐德宗疑心重重,也让两位将军忐忑不安,如果处理不好,将会造成动荡。

此时刚出任宰相不久的李泌挺身而出,带着两位将军面见皇帝。

李泌对唐德宗说:“两位将军位极人臣,只要陛下坦诚相待,国家有难就让两位将军挂帅,天下太平就入朝参拜。君臣就能和睦相处。”

听完李泌这番开诚布公的话语后,唐德宗终于打消疑虑,李晟和马燧拜谢皇帝后,也向李泌郑重施礼。

4.4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孤立吐蕃

安史之乱后,由于朝廷将边镇的将士调回平叛,造成边防空虚,吐蕃趁机占领了陇右、河西大片领土,并且频频入侵大唐。

面对日益严峻的边患,李泌提出了“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以困吐蕃”的宏伟计划。

但是这个计划面临巨大的阻力,因为唐德宗不愿意实施。唐代宗时,唐朝向回纥借兵平定安史之乱,当时身为太子的李适(唐德宗)带着手下去会见回纥的登里可汗。结果却遭到回纥人的羞辱,李适的两名手下被回纥人打死。

为了说服唐德宗,李泌先后十五次请求唐德宗批准这个困蕃计划。经过李泌苦口婆心的劝导,唐德宗最后批准了这个计划。

788年,回纥可汗得到大唐许婚,793年,南诏脱离吐蕃,李泌的“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的宏伟蓝图最终实现,从此吐蕃的力量大为削弱,唐朝也解决了西北的边患,为后来的“元和中兴”打下坚实基础,可惜的是,作为这一计划的构建人,李泌却看不到这些成果了,贞元五年(789年),为大唐操劳一生的李泌病逝。

李泌是不世出的奇才,由于不为权贵所容,他一生在朝廷的时光不老多,但是却不妨碍他为国做出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唐德宗时期,李泌多次力挽狂澜,如果没有李泌,昏庸的唐德宗也许会将大唐带入深渊。奇人李泌,为大唐续命百年的伟大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