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 成语典故 > 成语“枕戈待旦”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成语“枕戈待旦”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来源:史文斋    阅读: 1.4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还不知道成语“枕戈待旦”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枕戈待旦”是什么意思?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西晋的时候有两位有名的将军,一个叫祖逖,一个叫刘琨。

他们年轻的时候,常常在一起,互相勉励,决心为国家效力。夜里他们睡在一个床上,同盖一条被子,一听到鸡叫,就赶忙起来,跑到庭院里舞剑(闻鸡起舞)。

成语“枕戈待旦”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后来,祖逖当上了将军,领兵北伐,收复了一些失掉的地方。刘琨得知非常兴奋,他给亲戚朋友写信说:“我时刻准备去砍掉敌人的头颅,常常担心祖逖走到我前边去了,每天都是枕着武器在等待天亮(枕戈待旦)!”

由这段历史产生了两个成语“闻鸡起舞”与“枕戈待旦”。“闻”是听到;“舞”是舞剑。“闻鸡起舞”是听到鸡叫声就起来舞剑,后来常用它比喻立志为国出力的人的爱国热情和行动。“戈”是古代的一种武器;“旦”是天明。“枕戈待旦”是枕着武器睡觉,等待天明。现在用它比喻警惕性极高,随时准备打击敌人,也常用来比喻杀敌报国的急切心情。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