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史 > 历史上的莽古尔泰敢向皇帝拔刀,最后是什么下场?

历史上的莽古尔泰敢向皇帝拔刀,最后是什么下场?

来源:史文斋    阅读: 3.34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曾经的莽古尔泰作为四大贝勒之一,敢向皇帝拔刀,那么他最后是什么下场?

1616年,也就是天命元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建立大金,称大汗;一般我们将努尔哈赤称之为“天命汗”,因为大金的年号是“天命”;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统一了女真大部分的部落。

努尔哈赤称大汗的同时,在自己的子、侄中选出四位封为和硕贝勒,也就是后金赫赫有名的“四大贝勒”。“四大贝勒”的权力非常大,大到什么程度呢?

“四大贝勒按月分直,国中一切机务,俱令直月贝勒掌管”

说白了,除了努尔哈赤这位大汗以外,还有四位小“大汗”;当月轮到谁,谁就是掌握实权的“大汗”,可以全权处理朝政事务。

先提醒一点:“四大贝勒”除了侄子阿敏外都是努尔哈赤的嫡子(大妃所生的儿子,庶妃与小福晋所生的儿子没有继承汗位的资格,所以更不会被封为和硕贝勒);四大贝勒的地位在后金,远远高于努尔哈赤其他的儿子。

努尔哈赤第二子代善,因长子褚英于1615年已经被处死,代善成为序齿长子,人称大贝勒;

努尔哈赤的侄子阿敏,是努尔哈赤同母胞弟舒尔哈齐的儿子,按照年龄排为二贝勒;

努尔哈赤第五子莽古尔泰,莽古尔泰被称三贝勒;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被称为四贝勒。

历史上的莽古尔泰敢向皇帝拔刀,最后是什么下场?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皇太极虽然被排在四位和硕贝勒最末端,但是并不代表他的地位与权势是最低的;所有和硕贝勒的都是同等的地位与权力;可以说这四位和硕贝勒未来的前途是无量的,即便是不能继承汗位,也会成为后金国举足轻重的人物。

历史的结果我们都知道:皇太极继承后金大汗之位。

代善因与努尔哈赤的第四位大妃阿巴亥暧昧不清,威信大减,基本上与汗位无缘;

阿敏虽然有继承汗位的资格但毕竟不是努尔哈赤的儿子,自然有自知之明,不会去觊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而莽古尔泰战功赫赫,生母是努尔哈赤的继妃富察氏,富察氏可以说是努尔哈赤的“贤内助”,努尔哈赤能称大汗,这位“贤内助”确实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既然长子褚英被处死,代善威信大减,按照序齿的话莽古尔泰是很有资格继承汗位的;但在努尔哈赤突然病逝没有留下遗命的前提下,有人支持代善,有人支持皇太极,唯独无一人支持莽古尔泰,究竟是为何呢?

不仅如此,莽古尔泰在后来不仅被褫夺和硕贝勒的爵位,还牵连家人,结局悲惨;

这篇文章让我们去认识一下努尔哈赤第五子莽古尔泰,究竟是如何将自己的“一副好牌”,打的稀巴烂的呢?

提到莽古尔泰我们一般会想到两个词汇:冷血,莽夫,对自己的生母都毫不手软;其实这跟他的生母富察氏有很大的关系。

莽古尔泰的生母是富察.衮代,衮代所在的沙济富察氏跟我们所熟知的清宫剧中的富察氏便是一族。比如乾隆的孝贤皇后、淑慎皇贵妃,米思翰、马齐等人都是出自于沙济富察氏一族,可以说是正儿八经的满洲勋贵家族。

衮代,富察氏,沙济部落人,建州右卫名酋莽色督珠乎的小女儿

衮代是二婚嫁给的努尔哈赤,衮代的第一任丈夫戚准是努尔哈赤三伯祖索长阿的孙子,按照辈分来说的话,戚准还是努尔哈赤的堂兄。在满族向来就有“兄死弟继”的传统,所以在努尔哈赤的原配妻子佟佳氏病逝后,努尔哈赤便续娶了堂兄戚准的遗孀衮代。

衮代嫁给努尔哈赤以后,为努尔哈赤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五子莽古尔泰、十子德格类还有女儿莽古济。

单从生子女的数量上看,努尔哈赤对衮代还是比较宠爱的,毕竟皇太极的生母孟古哲哲只生了皇太极这一个儿子。不仅如此,作为努尔哈赤的第二位大妃,努尔哈赤将家中的大小事务都交给衮代来处理,此时虽然没有建立大清,册封皇后,但其实衮代的位置就跟大清的皇后是一样的存在。

努尔哈赤后宫所有的庶妃与小福晋,全部都要听从衮代的安排;

除了管理后宫外,衮代还要负责处理努尔哈赤的财政支出。

其实如此可以看得出来在努尔哈赤的眼里,衮代确实是一位难得的“贤内助”,有极高的地位;更难得是努尔哈赤与衮代的感情还是不错的,要不然也不会先后生下二子一女。

了解努尔哈赤的人都知道努尔哈赤的脾气不好,很是暴躁;尤其是努尔哈赤睡着的时候,没人敢去打扰,即便是同床而眠的妻妾都不可以;但衮代是个特殊,衮代之所以敢叫醒努尔哈赤,自然凭的是夫妻二人之间的感情。

努尔哈赤创业初期很艰难,此时发妻佟佳氏已经病逝,陪在努尔哈赤身边便是继妃衮代,衮代很是聪明睿智,不仅为努尔哈赤管好后宫,还能为其排忧解难,确实是一位非常合格的贤妻。

所以说努尔哈赤能建立后金称大汗,衮代也是有很大的功劳。

但就是这样一位“贤内助”在1620年突然去世,死因成谜;虽然一开始与努尔哈赤同葬于福陵,但是在顺治元年,多尔衮却以“衮代曾经得罪太祖”为由,将衮代移出了福陵,至于葬在哪儿我们便不得而知了。

按理说即便衮代曾得罪太祖,也不至于死后不得安宁吧?究竟如何得罪的太祖呢?

历史上的莽古尔泰敢向皇帝拔刀,最后是什么下场? 第2张

关于衮代的死,一般最认同的说法是:亲子莽古尔泰亲手杀了自己的生母衮代,为的就是想邀宠,得到父汗的认可。

如此混账的逻辑,或许只有莽古尔泰有吧?

而莽古尔泰之所以亲手杀掉自己的母亲,其实跟衮代的“不安分”有关。

在满族向来有“兄死弟继”“父死子继”的习俗,若是努尔哈赤死了,谁若是继承汗位,便可以继娶父汗的遗孀们。不知道从何时起,衮代居然与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眉来眼去,暧昧不清。

努尔哈赤作为首领,怎么能忍受自己的儿子与继妃如此过分呢?

不过努尔哈赤并没有直接将衮代处死,毕竟衮代陪伴多尔衮多年,还为其生儿育女,实在是不忍心将其杀掉,便将衮代休了了结此事。

此事虽然已有定论,但莽古尔泰却以此为耻,很是不满;他之所以不满有两个原因:

首先生母原来是大妃,自己可以“子凭母贵”,但生母胤与别人暧昧而被休,对莽古尔泰来说觉得生母很给自己的丢人,连累自己在诸位兄弟们面前抬不起头;

其次自己虽然是父汗第五子,但父汗年长的几位兄弟个个骁勇善战,若说争夺汗位的对手确实很多,比如代善、皇太极等人,竞争很是激烈。每一个人都想要得到父汗努尔哈赤的重视与信任。而生母被父汗废掉,无疑是在拖自己的后腿,父汗难免不会对自己心生芥蒂。

虽然努尔哈赤不一定牵连到莽古尔泰,但莽古尔泰却觉得自己必须要做一些什么事情,让父汗能重视自己。而莽古尔泰讨父汗欢心的方式,居然是弑杀了父汗讨厌的继妃、自己的生母衮代。

《清皇室四谱》记载天命五年二月,以窃藏金帛迫令大妃衮代大归,寻莽古尔泰弑之,葬赫图阿拉。

莽古尔泰此举确实没有起到他预料的结果,即便是他在战场上再骁勇善战,都无法掩饰他弑母的事实;按理说莽古尔泰的排序在皇太极之前,确实比皇太极更有资格做大汗;但如此嗜杀、残忍之人,又怎么适合做后金的大汗呢?

莽古尔泰年长皇太极5岁,自然比皇太极早上战场几年。1612年莽古尔泰便跟随父汗征讨乌拉部,而且连克乌拉城6座,之后又立下不少战功,凭借战功在1616年被父汗努尔哈赤封为和硕贝勒,四大贝勒之一。之后在1619年征讨叶赫部,叶赫部贝勒布扬古等人归降后金,莽古尔泰再立战功;在之后与明朝的抗衡中,莽古尔泰表现得仍旧是异常的勇猛。

可以说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统一整个女真部、与明廷相抗衡的左膀右臂,在战场上是一位好将军;但是适合在战场奋力搏杀的将军,真的不一定就适合处理朝政,做一位好的君主。

这一点在莽古尔泰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正因为莽古尔泰鲁莽、没有政治头脑还残忍,所以在努尔哈赤病逝后,无一人支持莽古尔泰继承汗位。最终皇太极等人逼迫多尔衮的生母、努尔哈赤的第四位大妃阿巴亥殉葬,皇太极得以顺利继承汗位。

莽古尔泰之所以无缘汗位,跟自己有很大的关系,但莽古尔泰自身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自己争夺汗位失败全是外因,所以便表现出对新任大汗皇太极的不满。

莽古尔泰是一个有什么事情都写在脸上的人,对皇太极不满便直接表现出来,丝毫不会遮遮掩掩;皇太极继位之初,还是四大贝勒合议制;也就是说皇太极虽为大汗,但汗权并不集中,自然对莽古尔泰比较忌惮。

众贝勒“乃合词请上嗣位”,皇太极“辞再三,久之乃许”,被拥举为大汗

但是随着皇太极汗位坐得越来越稳当,汗权集中的需要,同时也是因为莽古尔泰处事越来越偏激,皇太极不得不对莽古尔泰动手。而莽古尔泰最为过分的一次,居然敢对已经是大汗的皇太极拔刀相向,可以说是自寻死路。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631年也就是天聪五年,皇太极登上大汗之位第五年的五月,莽古尔泰跟随大军围攻大凌河

大凌河这个地方可以说非常特殊,是一道非常重要的防线,若是明廷想要守住辽东就必须要守住大凌河,并且还要将此城修建的十分牢固才可以;所以说大凌河这个地方,对后金军来说亦是同样的重要。

若是皇太极想要攻打明朝的时候,必须要先跨越大凌河这个地方;所以在明廷想办法修的同时,皇太极必须要想办法破坏。

1631年正月,古稀之年的孙承宗临危受命开始整顿关内军务;而明军将领祖大寿(吴三桂的舅舅,后来归降大清)也回到了关内,在孙承宗的指挥下开始抢修大凌河城。

得知明军正在修固大凌河城,皇太极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便决定亲自率领后金军前往大凌河;而莽古尔泰的主要任务便是,同皇太极一起合围大凌河,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凌河之战”。

但是在大凌河城下,发生的一件事情让皇太极非常不高兴:

莽古尔泰按照以往的惯例向皇太极汇报自己所率领的部队的伤亡情况,皇太极便问莽古尔泰:“我听说你所率领的部队是因为不听从号令,贻误军机才伤亡如此惨重的?”

上偶诘之曰:“闻尔所部兵每有违误。”莽古尔泰恚曰:“宁有是耶?”

至于皇太极所说的情况也不能说没有,但应该没有皇太极所说的那么严重,莽古尔泰本就属于鲁莽的性格,心里不服气,便直接说出来:“压根没有这样的事情”,而且还表现出非常不服气的样子。

“若是诬告你们的人没有说实话的话,那么我会治他们的罪;但是若是情况属实的话,你跟你的部众就没有罪吗?”皇太极说完,便要骑马离开。

历史上的莽古尔泰敢向皇帝拔刀,最后是什么下场? 第3张

上曰:“若告者诬,当治告者;果实,尔所部兵岂得无罪?”言已,将起乘马。

若是二人的对话至此结束的话,莽古尔泰顶多就是被斥责了几句,但莽古尔泰偏偏凭借自己的“实力”实实在在地将皇太极得罪了,而且还是忤逆的大罪。

莽古尔泰口无遮拦,直接问皇太极:“大汗你为何单单跟我过不去,我对你很顺从,难道你是想杀我吗?”莽古尔泰说着话,便做出了想要将佩刀拔出来的姿势,而且还怒视皇太极。

“上何独与我为难?我固承顺,乃犹欲杀我耶?”

好在莽古尔泰的同母胞弟德格类眼疾手快,直接怒斥了莽古尔泰,然后用拳头狠狠地打了莽古尔泰一下。其实德格类并非是真的想要打自己的哥哥,是想要让哥哥清醒过来,不要再继续过分下去。

但德格类的用心显然没有让莽古尔泰清醒,反而更加的生气,直接将自己的佩刀给拔了出来。要知道此时的皇太极虽然还没有建立大清称帝,但也是后金的大汗,更何况此时的皇太极已经不是刚继承汗位的皇太极,自然不允许别人不将自己这位大汗放在眼里。

皇太极大怒,直接斥责莽古尔泰不识好歹,还将莽古尔泰弑杀自己的生母的罪行说了出来。

据说,当天晚上在莽古尔泰亲弟弟的劝说下,莽古尔泰前往皇太极的营帐请罪;但皇太极连面都没见,可见从这时起,皇太极便已经对莽古尔泰很是不满。

大凌河之战结束后,便有人向皇太极弹劾莽古尔泰“大不敬”;皇太极本就已经对莽古尔泰不满,便同意了此项弹劾;所谓“墙倒众人推”,诸位贝勒商议后,给莽古尔泰定了一个“大不敬”的罪名,罚银万两,将其和硕贝勒的爵位褫夺,降为多罗贝勒。

其实其他的处罚都无所谓,无非都是身外之物;但莽古尔泰被褫夺和硕贝勒的爵位,意味着他正式被排除在“四大贝勒”的行列之外,地位上的下降对莽古尔泰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其实若是从此时起莽古尔泰能够安稳下来,本本分分做好多罗贝勒的话,好歹能保住子孙后代的荣华以及现有的地位。但是莽古尔泰性格的缺陷之一便是“鲁莽偏激”,他不甘心皇太极对自己的处置,想要为自己出一口恶气。

而对于莽古尔泰来说,想要出了心中的恶气,最直接的办法便是造反,直接杀掉皇太极。

在次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便是莽古济,是整个大清结局最惨的公主,被皇太极下令凌迟处死,也是大清唯一一个被凌迟处死的公主。莽古济虽然不是皇太极的亲姐姐,但好歹也是同父所生,究竟有多大的仇恨让皇太极对高贵的公主处以极刑呢?

其实莽古济悲惨的结局,跟自己的弟弟莽古尔泰谋反有最直接的关系:

自莽古尔泰被降为多罗贝勒以后,他的亲弟弟德格类与亲姐姐莽古济、姐夫锁诺木便会经常去探望。有一次趁着自己的弟弟还有姐姐、姐夫都在,莽古尔泰便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莽古尔泰的意思是:

既然自己已经彻底地得罪了皇太极,再想得到重用是不可能的了;为了避免再被皇太极加害,自己向要先下手为强,用“鸿门宴”除掉皇太极。

若是能成功自然是好事,若是失败的话自己便自立为王。

莽古尔泰的计划让在场的人很是惊讶,德格类劝说自己的哥哥不要鲁莽行事,但是莽古尔泰对皇太极的“积怨已深”,谁也不能阻止他。

莽古尔泰成功了吗?

自然没有,而莽古尔泰之所以计划失败,是因为他的姐夫锁诺木背叛了他;因为对锁诺木而言,皇太极活着对自己的利益更大。

锁诺木原先是蒙古敖汉部贝勒,归降后金以后皇太极便将莽古济嫁给了他(此时锁诺木的前妻已死)。而且还赏赐了锁诺木不少金银珠宝,不仅如此,皇太极还让自己的长子豪格娶了锁诺木前妻所生的女儿,如此来算的话,皇太极与锁诺木还是儿女亲家。

锁诺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便将莽古尔泰想要造反的事情委婉地告知了皇太极。

在这一年的十二月,莽古尔泰便突然病逝。

一位身强力壮、身经百战的将军怎么会突然的病去世呢?最有可能的情况便是:皇太极得知了莽古尔泰的阴谋,将其处死。

天聪九年,莽古济格格府上的冷僧机向皇太极控告莽古尔泰、德格类与莽古济格格曾经一起盟誓谋害大汗,而且还有一位证人,便是莽古济的丈夫锁诺木。皇太极以“大逆不道”将莽古尔泰之前所有的封号、爵位全部收了回来。

我莽古尔泰已结怨于皇上,尔等助我,事济之后,如视尔等不如我身者天地鉴之。

在满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父罪罪不及儿女。说白了就是父亲犯罪,不会影响子女的前程。比如舒尔哈齐与褚英,都是被努尔哈赤幽禁处死的,但是他们的儿子照样被重用。

但是皇太极不仅没有重用莽古尔泰的子女,而且还废除了莽古尔泰儿子宗室的资格,从黄带子降成红带子。黄带子是爱新觉罗后裔独有的标志,若是被撤掉了黄带子,便不再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后裔了。

莽古尔泰是大妃所生的嫡子,虽说生母犯错,但其实对莽古尔泰的前程影响不是很大;即便是不能继承大汗之位,做一位战功赫赫的王爷照样可以保住后世子孙的荣华。但他所犯下的三次糊涂,次次致命,自断前程:

第一次:在生母衮代被努尔哈赤休掉以后,居然为了邀宠亲自将生母弑杀掉,如此残忍之人不仅不适合做大汗,连做人都不合格。

第二次:居然敢直接顶撞一国之君,而且还拔刀相向;这在当时是大不敬的死罪;皇太极没有直接将其处死,只是将其降为多罗贝勒已经是格外的开恩了。

第三次:被降为多罗贝勒的莽古尔泰仍旧没有悔改的意思,还想要造反杀掉皇太极。皇太极虽说是一个城府比较深的人,但他并不滥杀无辜,而且威望还是很高的,莽古尔泰想要造反,本身条件就很不成熟,鲁莽行事只会自取灭亡。

莽古尔泰从云端跌落谷底,可以说是自己的咎由自取得结果;只可惜连累了自己的后代,被革除了黄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