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史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如何保证自己的成功的?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如何保证自己的成功的?

来源:史文斋    阅读: 1.9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玄武门之变是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唐朝武德九年发生的“玄武门之变”让唐太宗李世民走上巅峰,假如没有这次事变,而是李建成顺利继位,他和李世民之间能避免兄弟相残的惨剧吗?估计依旧避免不了,李建成不会允许李世民这么个威胁巨大的兄弟存在,而李世民也不会放弃自己对皇位的渴望。

只不过在李建成登基后,兄弟两人之间的争斗就不是如同“玄武门之变”那样的小规模政变了,极有可能形成大规模且席卷全国的战争,唐朝在短时间内会分成两半,直到李建成和李世民一方彻底获胜为止。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如何保证自己的成功的?

李世民在李建成被立为皇位继承人后,是有所准备的,除了通过政治手段从李渊那争取扳倒李建成外,还为自己准备了一条退路,也就是在唐朝统一天下时期、由李世民亲手打下来的天下两京之一的洛阳,根据《资治通鉴》中的记载:

秦王世民既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隙,以洛阳形胜之地,恐一朝有变,欲出保之,乃以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洛阳,遣秦府车骑将军荥阳张亮将左右王保等千馀人之洛阳,阴结纳山东豪杰以俟变,多出金帛,恣其所用。

洛阳和长安是隋唐时期的两大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并且分别代表了不同世家的主要居住地,在长安周边的世家,大多是支持太子李建成的,而李世民既然把洛阳当成自己的老巢,周边世家自然大多是李世民的支持者。

李世民的目的也很简单,身份上他天然比李建成差上一筹,老二就是老二,在以嫡长子继承制我规则的隋唐,这个是没办法更改的,如果正常手段争位失败,就退到洛阳,以军事手段去抢,虽然会引起比较大的动荡,但真论打仗,李世民估计把握还会大一点,“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嘛。

而且,坐在仲裁者位置上的李渊其实也不想亏待李世民,毕竟在唐朝创立的过程中,李世民功高盖世,李渊钦定的唐朝开国功臣“太原元谋十七功臣”中,李世民就是位居第一。李世民也是嫡子,李渊是个好父亲,他不愿意儿子吃亏,所以本来也打算名正言顺的给李世民退路:

首建大谋,削平海内,皆汝之功。吾欲立汝为嗣,汝固辞;且建成年长,为嗣日久,吾不忍夺也。观汝兄弟似不相容,同处京邑,必有纷竞,当遣汝还行台,居洛阳,自陕以东皆王之。仍命汝建天子旌旗,如汉梁孝王故事。

李渊的想法很可能导致唐朝分成两半,自古以来就没有哪个皇帝主动这么干的,给超级能打仗、且一心争位的李世民一大块地盘,都不知道李渊当时怎么想的,只要李渊的这个设想成功,等到李渊百年之后,始终以皇位为最高目标的李世民是一定会尽起洛阳之兵发动战争夺位的。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如何保证自己的成功的? 第2张

并且,李渊的这个决策要是成功实施,“玄武门之变”估计就不会发生了,李世民的所有准备都会变成等待李渊驾崩后的军事准备,不过,到时候李渊已经不在人世,也就不管那么多了。可李建成、李元吉也不是笨蛋,绝不会纵虎归山,他们可没把握在战场上打赢李世民,所以把这事给搅黄了:

将行,建成、元吉相与谋曰:“秦王若至洛阳,有土地甲兵,不可复制;不如留之长安,则一匹夫耳,取之易矣。”乃密令数人上封事,言“秦王左右闻往洛阳,无不喜跃,观其志趣,恐不复来。”又遣近幸之臣以利害说上。上意遂移,事复中止。

被李建成、李元吉阻止后,李世民也不会等死,唯一的选择就是冒险发动政变,于是就有了“玄武门之变”,并且获得了绝对的胜利。如果李建成不阻止李世民去洛阳,政变或许不会发生,李建成也或许能顺利登基,但在洛阳磨刀霍霍的李世民也绝对会起兵夺位,兄弟相残的惨剧依旧会出现,而且冲突的规模会更大,至于李建成能不能保住皇位,那就要看他的军事能力是否够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