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史 > 宋朝时期外敌那么强大,为什么不修建长城以御外敌?

宋朝时期外敌那么强大,为什么不修建长城以御外敌?

来源:史文斋    阅读: 4.0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人疑惑宋朝时期外敌那么强大,资金却那么充足,那么宋朝皇帝为什么不修建长城以御外敌?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宋朝也修过长城的。百度上查一下,可以找到:“宋长城位于湖北省老河口市袁冲乡与河南省邓州市、淅川县的交界处,相传是由民族英雄岳飞下令修建的长城。”“岢岚境内的长城为北齐、隋、宋三个王朝修筑。这是我国首次发现宋代长城,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长城史研究的空白。”

湖北、河南、山西的岢岚。这些地名和传统长城所在地,比如北京八达岭,比如河北秦皇岛的山海关,比如甘肃嘉峪关,相比,你会发现什么?

宋朝时期外敌那么强大,为什么不修建长城以御外敌?

地理学习时,我们会发现,中国各大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一般都是大山大河。唯一的例外是长城:既是黄土高原与蒙古高原的分界线,也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还大致上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又是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

为什么人工建筑,会成为自然地理的分界线?因为400毫米的年降水量,就决定了能否从事种植业:年降水在400毫米以上,就可以以种植业为生,就形成了农耕的生活生产方式;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就不能大范围地进行种植业(小规模的灌溉农业,是可以的,但只能分布在河流沿岸),就形成了游牧的生活生产方式。

于是,农耕民族为抵御游牧民族而修建的长城,就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了。

每个地区每年的降水量肯定是有变化的,但是多年下来,平均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于是从西周到明朝,游牧与农耕民族的自然界线,也就是长城,大致保持在比较固定的位置上。我们现在看到的秦长城遗址、汉长城遗址、乃至明长城遗址,都在这个位置。

例外的是宋朝。我们都知道,五代时期著名的“儿皇帝”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从此以后,北宋建立、北宋发展、北宋灭亡,都没有把幽云十六州完全收回。

传统的长城,就在幽云十六州。现在十六州都被人家占据了,还修什么长城?

宋朝时期外敌那么强大,为什么不修建长城以御外敌? 第2张

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国界线南移,距离传统的游牧农耕分界线更远。修长城,就更谈不到了。

文章开头提到的湖北、河南等地的所谓长城,其实是一种防御工事,和传统意义上的长城,已经不是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