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史 > 什么是一字并肩王?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什么是一字并肩王?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来源:史文斋    阅读: 1.8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字并肩王属于王爵的最高一种。指是的与皇帝比肩的地位的一字王。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王爵是中国历史上除国家元首外的最高爵位,秦以前的王相当于各自国家的元首,秦以后的王经过中央集权制的逐步完善,从汉初掌握着各地军政大权的诸侯王,到清朝只能等吃等喝的无权王,两千多年的演变,王越来越不值钱,至少从权力的拥有上来说是如此。

不过王爵始终是有着在封建王朝体制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崇高地位,历来的名臣、将相都以此为最高奋目标,哪怕是因为国家规定在生前不能封王的外姓,能死后混个王的追封对于奋斗者来说也会认为是祖宗修德了。

什么是一字并肩王?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中对于王的封号是有专门的规定的,如秦王、魏王、晋王等一字王是最高等级,发展到中央集权制的成熟时期,这种王叫做亲王,一般来说都是皇帝的最直系亲属,然后就是二字王,如长沙王、靖江王等,这种王叫做郡王,明朝的徐达常遇春死后追封的就是二字郡王。

历史上还出现过一种王,叫做“一字并肩王”,这种王在正史记录上是没有的,它是出现在民间的演义小说中,集中在一些描写隋唐时期争霸内容的演义小说中,隋唐演义中的罗成就是最早出现的一字并肩王。一字王很好理解,“并肩”顾名思义就是和皇帝平起平坐。

秦始皇创建皇帝称号以来,皇权从来都是至高无上且唯一的,能和皇帝并肩的王那得有多厉害?而“一字并肩王”之所以只能出现在演义小说中,就是因为皇帝不可能真的让王和自己肩并肩,有这种苗头的王一般来说下场都不太好,比如汉初的异姓王们。

正史上不会认可有所谓的“一字并肩王”,但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又确实出现过不少相当于“一字并肩王”的王,这些王全部不是省油之灯,在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改朝换代中,基本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本文就着重介绍那些比“一字并肩王”还厉害的王,他们的附加标志是“加九锡”,“入朝不拜、赞拜不名”,“剑履上殿”,“总掌朝政”,“出入享帝王礼仪”等。

皇帝未创造出来以前,先秦时期的战国七雄是最早的一字并肩王

春秋、战国时期统统是归纳到周朝的名下,国家元首是周天子,这个时期是真正的封建时期,周天子将全国各地分封给贵族臣子,由他们自行管理,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代表的中央彻底没落,除了当个橡皮图章外几乎没有了权力。

战国七雄就是在中央权威丧失殆尽的情况下陆续各自称王,并且是真正可以和周天子平起平坐的王,各自国家的内政、外交、军事不用说了,周天子完全不可能插手,甚至于周天子自身的安全、吃喝等都需要仰仗各国的王来提供。

秦灭后项羽的“霸王”和刘邦的“汉王”其实也类似于“一字并肩王”,刘邦虽然是项羽封的王,但项羽没有称帝,他这个霸王也仅仅只是诸侯王之一,他分封的各位诸侯王在政治地位上和他是平齐的,这也是项羽败亡的主因之一,他放弃了集权。

三国时期,曹操、司马昭、孙权也是一字并肩王,刘备就二了

汉朝以后,经过秦、汉两朝的经验积累,中央集权制的各项制度已经慢慢完善,王这种爵位已经成为了非皇族不可授予的最显贵爵位,以后凡是出现的非皇族一字王别说和皇帝肩并肩了,基本上都是凌驾于皇权之上的存在,属于改朝换代之前的过渡。

什么是一字并肩王?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第2张

最早能和皇帝扳手腕,且皇帝拿他没辙的王是魏武帝曹操,曹操生前没有称帝,他的最高爵位是魏王,他这个一字王已经等同于皇帝了,在他之后是吴王孙权,再往后是晋王司马昭,这三哥们的权利和地位都已经和皇帝肩并肩了,最可惜的是刘备,他称帝前是汉中王,比较“二”。

隋唐时期,杨坚、李渊是超出皇权的王,李世民最接近一字并肩王

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称帝前先做的隋王,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称帝前先做的唐王,隋末在各地的造反者们也都是纷纷称王,大家谁也不服谁,谁消灭的王多,谁就能走到最后,这个时期的王特别多,这大概也是隋唐演义小说中出现“一字并肩王”的缘由。

唐朝建立后的李渊执政时期,李世民的政治地位和一字并肩王类似,他是凌驾于所有的王之上的王,还是李渊亲口认可的,为了给李世民这个王加不同一般的筹码,李渊是各种头衔往上加,什么天策大将军、尚书令等等,不能给李世民太子地位,那咱们肩并肩,结果李世民肩高一筹,夺位成功。

唐末黄巢反唐,天下大乱,最终得利的是朱温,他称帝前做过梁王,行废立之举,杀掉两位唐朝皇帝后篡位,当时能和他肩并肩的不是皇帝,是沙陀人晋王李克用,这两位一生的死对头在成为皇帝前(李克用是死后追封)是实实在在的一字并肩王。

蒙元时期,虽然称呼不同,但成吉思汗的几个儿子也是一字并肩王

蒙古人因为不是中原民族,所以他们的称呼和中原王朝不同,他们类似亲王的爵位不叫“王”,统称为“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铁木真创建了有史以来最广袤强大的帝国,这么大的地方以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不可能归纳在一个政府下统治,虽然名义上有那么一个大汗作为元首。

成吉思汗生前就准备妥当,给几个儿子每人一块统治区域,称为四大汗国,这几个统领各自汗国的儿子就属于“一字并肩王”。在中原王朝所属地区建立元朝并称帝的忽必烈在蒙古人眼里其实也就是某个“汗”,他管不到其他的汗国,当然别人也管不到他。

清朝时期,早期的各旗旗主就是一字并肩王,太平天国全是一字并肩王

清朝的亲王称呼是从皇太极称帝后,学习中原王朝的管理制度后才有的,清朝的老祖宗努尔哈赤是搞的“八王议政”制度,就是八位旗主共同执政商量国家大事,这八位旗主也叫和硕贝勒,虽然政治地位都在努尔哈赤这个大汗之下,但其实也是清朝最早的一字并肩王。

皇太极称帝后,最早只封了五个一字王,如睿亲王多尔衮、礼亲王代善等,这些王也同时是各旗的旗主,掌握着属于自己的军事力量,皇太极可以剥夺他们在朝廷上的职权,削弱他们的军事力量,却不能剥夺他们统帅旗下军事力量的地位,他们和皇太极名义上是君臣,实际上也就是一字并肩王。

皇太极死后,出现了一个超出皇权意义的王,那就是睿亲王、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和他同级别的还有一位郑亲王、叔父摄政王济尔哈朗,到康熙年间,天下建平,康熙也逐渐懂得了怎么做皇帝,各种铁帽子王的权力才开始被削弱,逐渐变成了混吃等死的空爵。

什么是一字并肩王?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第3张

清朝咸丰年间爆发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早期的主要领导人自天王洪秀全以下,东王、北王、南王、翼王等也都算是一字并肩王,他们都有各自统帅的嫡系军队,和天王洪秀全同是合资合股的创始人,其中东王杨秀清是绝对的能和洪秀全肩并肩的,甚至还有过之,当然,因为太过了,所以被干掉。

以上大致是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中出现的比较著名的王,和演义中的一字并肩王不同,演义中的一字并肩王带有草莽气息,和结义兄弟类似。而各朝代中出现的这些王基本上是超出了肩并肩的含义,大多已经凌驾在皇权之上,成为一字王只是称帝之前必须要走的流程,当然,非中原王朝出身的例外,蒙古的“汗”和清朝早期的旗主王爷那是真的和最高领导人肩并肩。并肩就是有同样的权力,在中央集权制的国度里,肩并肩其实就是“皇”和“王”你死我活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