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史 > 于禁为了气节挥泪斩昌豨,轮到自己时却又完全不顾气节

于禁为了气节挥泪斩昌豨,轮到自己时却又完全不顾气节

来源:史文斋    阅读: 1.1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于禁,字文则,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于禁带军严肃庄重,战斗中所缴获的财物从不私藏,因此深得曹操器重,是曹操所有的将领中唯一的假节钺之人。后世将于禁称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接下来本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于禁和昌豨是好友,昌豨反叛曹操,后来投降于禁,于禁却为了自身气节,坚决要求处死昌豨。

昌豨,又名昌霸,是泰山寇的一员。东汉末年,天下动荡,尤其是经过黄巾之乱,地方上占山为王者数之不尽。

在泰山,就有很多有名的贼寇,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臧霸,当陶谦为徐州牧之时,臧霸归附陶谦;吕布占领徐州之后,臧霸又称为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曹操灭吕布,臧霸又成为曹魏开国功臣,被封为执金吾。

于禁为了气节挥泪斩昌豨,轮到自己时却又完全不顾气节

与臧霸一般的泰山贼寇,还有昌豨、孙观、吴敦、尹礼,虽然其他人没有臧霸这么有名,但是所作所为其实并无二致,都是占山为王,谁势大就依附谁。

吕布战败之后,依附吕布的昌豨,也顺势投降了曹操,被曹操封为东海郡守,从贼寇一跃成为两千石。

200年,曹操占领徐州之后,任命车胄为徐州刺史,刘备趁机杀死车胄,自己占领徐州,昌豨又投靠刘备。

很快被曹操击败,刘备只身逃亡青州,投奔袁绍,而关羽和刘备的妻妾都被曹操俘虏。

昌豨困守东海郡,数月之后,粮食吃光了,这才再次开城投降,张辽带其去拜见曹操,曹操令其回到东海。

206年,曹操平定冀州,昌豨却再次反叛,曹操派遣于禁征讨,不力,曹操再次派夏侯渊增援。

于禁为了气节挥泪斩昌豨,轮到自己时却又完全不顾气节 第2张

眼看着东海一座又一座城池沦陷,深谙投降之道的昌豨决定再次投降,因为跟于禁是旧交,便向于禁投降,而不是夏侯渊。

本以为于禁念及旧情,起码没有性命之忧,说不定会如当年张辽一样,厚待自己,没想到刚到于禁大营,就被于禁下令绑了起来,并准备当场斩首。

这时候,不仅昌豨慌了,连于禁麾下诸将都觉得此举不妥,起码应该将其送往曹操那里,让曹操处置,毕竟昌豨怎么说也是一地太守。

可是于禁想得却不一样, 他觉得昌豨是自己故交,不杀昌豨不能显示出自己对曹操的忠贞之心。

他对部将们说:“你们难道不知道曹公经常说的命令吗?在大军包围之后才投降的人,不能赦免其罪责。

谨慎地执行命令,是事奉君上的气节。昌豨虽然是我好友,但是怎么能因此而失节呢?”

于禁于是也上演了一出“挥泪斩昌豨”的戏码。

于禁为了气节挥泪斩昌豨,轮到自己时却又完全不顾气节 第3张

曹操得知消息之后,感叹道:“昌豨不向我投降,反而向于禁投降,是命运啊!”言外之意是,如果昌豨不向于禁投降,有可能还能留下一命,没想到他自作聪明,向曾经的故交投降,反而送了一命。

于禁因为他的气节,被曹操看重,拜为虎威将军,得以与乐进、张辽同列。

219年,关羽围攻襄阳、樊城,曹操派遣于禁带领3万援军解救曹仁。此时曹仁困守樊城,曹仁部将庞德和于禁驻扎在樊城北面低洼处。

时值秋季,汉水暴涨,关羽水淹七军,将于禁、庞德打得全军覆没,庞德宁死不屈,于禁却率军投降。

曹操得知消息之后,哀叹良久,说了一句:“于禁跟着我已经三十年,没想到面临险境,反而不如才投降的庞德!”

命运如同跟于禁开了一个玩笑,被俘虏后的于禁还没等到被刘备重用,就再次沦为东吴的俘虏,因为吕蒙偷了江陵,于禁也被带往东吴。

东吴有个大臣叫虞翻,专门跟一些失了气节、投降过来的降臣过不去。

比如糜竺的弟弟糜芳,就是那个背叛了关羽的南郡太守,到东吴之后,就经常被虞翻指着鼻子骂道

“失去忠心的人,凭什么侍奉君主?使人失去两座城池,却称将军,可以吗?”

自此之后,糜芳一直绕着虞翻走。

而于禁却不同,屡次唾面自干。

于禁为了气节挥泪斩昌豨,轮到自己时却又完全不顾气节 第4张

有一天,孙权骑马让于禁和自己同行,虞翻当众叱责于禁:“你是个俘虏,怎么敢和我们的主公的马齐头并进呢?”

嘴上说着,手里就拿着马鞭打了过去,幸好被孙权呵止了。

后来,孙权又和群臣大宴,于禁听着歌舞就痛哭流涕,虞翻就讽刺道:“你这是要装模作样,以此来求得宽恕吗?”

面对虞翻的屡次责骂、讽刺,于禁却唾面自干,还称赞虞翻的忠义。

因为关羽之死,荆州之失,刘备即将举全国之兵前来攻打东吴,因此孙权才对于禁如此厚待,就是为了交好魏国,没多久,就将于禁送回了魏国。

回到魏国之后,于禁才发现,原来异国他乡比故土待遇好多了。

回国之后,于禁经常受到同僚的嘲笑,这也就罢了,为曹操征战多年,如果曹操还在,看在多年的 感情上,想必也会给他一个体面。

可惜,此时曹操已逝,曹丕登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宽恕了于禁,却在他拜谒曹操陵墓的时候,令人在墙壁上画满了关羽水淹七军、庞德宁死不屈、于禁卑躬屈膝的画面。

看到这一幕,于禁当场一口血喷了出来,羞愧而亡。

在战乱年代,投降的将领并不少见,毕竟蝼蚁尚且贪生,在兵败被俘之后投降其实很多人还是可以理解的。

但于禁不同,他对待曾经的好友昌豨之时,却将“气节”挂在嘴边,亲自断绝了昌豨的一线生机,而轮到自己的时候,却又完全不顾气节,这才是最令人难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