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史 > 高太后垂帘听政 高太后与苏轼

高太后垂帘听政 高太后与苏轼

来源:史文斋    阅读: 1.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高太后(1032-1093)即北宋宣仁太后,小字滔滔,英宗皇后,神宗时尊为皇太后。

 简介

宋仁宗庆历七年,嫁给岳州团练使赵宗实(赵曙),封京兆郡君。治平二年(1065年),册封皇后,生下四男四女。宋神宗即位后,不预朝政。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死后,高滔滔册立皇孙宋哲宗即位,临朝称制(1085年―1093年),起用司马光等人,废除王安石新法。勤俭廉政,励精图治

元祐八年(1093年),去世,终年六十二岁,谥号宣仁圣烈皇后,葬于永厚陵。

 家世

先世燕人,五代时,高干移籍亳州蒙城(今属安徽)。曾祖忠武节度使高琼,高干之子,宋太宗时有功王室,宋史有传。祖高继勋亦官至节度使。生父追尊楚王高遵甫,族父高遵裕。母为宋仁宗皇后曹氏姊,弟高士林、高士逊;侄高公绘、高公纪。

 生平

高太后垂帘听政 高太后与苏轼

  宣仁圣烈皇后高氏

年幼时以姨母曹皇后故入宫,结识同庚的仁宗养子、宫中因排行呼为“十三”的赵宗实(英宗)。仁宗窥见其青梅竹马,与皇后约:“异日必以为配”(《宋史·后妃传上·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后来宋仁宗有实子诞育,宗实一度出居宫外。十三、滔滔,在“天子娶妇,皇后嫁女”的铺垫下,十五岁成婚,为一时盛事。嘉祐七年(1062),宗实终立为太子,改名曙。英宗即位,治平二年(1065)册立为皇后。

英宗逝世,其子神宗即位,皇后尊为皇太后。高太后与神宗的嗣祖母曹太后一起,一向反对王安石擅改祖宗之法,寄托信任于保守旧派的主力司马光。1085年,其子神宗病故,长孙哲宗赵煦年甫十龄。高太后遵神宗遗诏辅立幼主,被尊为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改次年为元祐,任用司马光为宰相,短短一年,将王安石施行的新法全部废止,党羽罢黜。有疑其义者,司马光曰:“太后以母废子,何虑之有!”

高太皇太后虽反对王安石变法,但亦具有十分优秀的执政才能。她主政期间,勤俭廉政,严于律己,励精图治,因此政治较清明,经济也颇繁荣。因而,宋哲宗元祐时期是北宋最后一个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国势较强的时期。高太皇太后也因而被后人誉为“女中尧舜” 。

但由于高太皇太后长期干政,让逐渐长成的小皇帝哲宗心生不满。元祐八年八月,高太皇太后临死前告诫老臣范纯仁和吕大防等人:“老身殁后,必多有调戏官家者,宜勿听之,公等宜早求退,令官家别用一番人。”

元祐八年(1093年)9月,高太皇太后病逝,终年62岁。上谥 宣仁圣烈皇后 ,与英宗同葬永厚陵(今河南巩县)。死后宋哲宗改元“绍圣”并以恢复神宗朝制度为借口,几欲追废高太皇太后,因向太后与朱太妃力阻而未成。而高太后预立的哲宗元后孟氏终得罪被废。

轶事典故

高太后的弟弟高士林任内殿崇班很长时间,当时英宗打算升官,高皇后谢绝说:“世林能在朝做官,已经是过分的恩典了,怎么好援照前代推恩后族的惯例?”神宗时几次要为高氏家族修建豪华的宅第,高太后都不答应,最后由朝廷赏赐了一片空地,自己出钱建造了房屋,没用国库一文钱。

高太后的两个侄子高公绘、高公纪都该升观察使,但她坚持不允。哲宗一再请求,才升了一级。一次高公绘呈上一篇奏章,请朝廷尊崇哲宗生母朱太妃和高太后的家族。高太后见奏召来公绘问道:“你文化水平不高,怎么能写出这样的奏章?”公绘说出了这是邢恕的主意并代为起草的,高太后不但不允所请还把邢恕逐出了朝廷。由于高太后廉洁自奉,处事公正,所以她垂帘听政期间,朝政比较清明,她因此也被称为女中尧舜。

元祜八年(1093年)秋,高太后病重,召大臣吕防、范纯仁等入内,对他们说:“我死以后,皇上(哲宗)是不会再重用你们的了。你俩应当有自知之明,早些主动退避,让皇上另用他人,免得遭祸。”几天后,高太后病死于汴京。终年62岁,谥号为宣仁圣烈皇后。

亲属成员

曾祖父:高琼,字宝臣,殿前都指挥使,忠武军节度使

祖父:高继勋,字绍先,建雄军节度使

父亲:高遵甫,北作坊副使

母亲:曹夫人,鲁国夫人

舅舅:曹佾婆婆兼

姨母:仁宗曹皇后(即慈圣光献皇后)

丈夫:赵曙(即宋英宗)

子女 :宋神宗赵顼、吴荣王赵颢、益王赵頵、润王赵颜、舒国公主、德宁公主、宝安公主 、寿康公主

侄子:高公绘、高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