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史 > 经济改革核心 经济改革主线

经济改革核心 经济改革主线

来源:史文斋    阅读: 2.5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时期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外文名俄语叫做перестро́йка,发生时间是在1987年6月。

概述

经济改革(俄语:перестро́йка,国际音标:[pʲɪrʲɪˈstrojkə])是指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自1987年6月起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它与当时的政治改革开放政策(Гла́сность)共同构成了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国内政策的关键词。перестро́йка一词的俄语字面意义即为“重建”,其意图为改变苏联陷入僵局的经济状况。

经济改革开始了苏联从计划体制经济到市场体制经济的转变。改革不但未能改变苏联步履蹒跚的经济状况,反而事与愿违地激化了苏联的社会与经济矛盾,使苏联经济急剧恶化并走向崩溃,最终促使了苏联的解体。

经济改革核心 经济改革主线

  戈尔巴乔夫与其经济改革的论述

背景

继赫鲁晓夫之后,苏联的改革时断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的政治、经济已处于危机前的困境。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接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内容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此时的苏联社会与经济矛盾不断累积。自斯大林时代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不断显现。它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模式与实行行政为主的经济管理手段,缺乏生机和活力,过于僵化。进入1980年代,苏联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放慢,与西方的经济技术水平,人民生活水准差距不断加大。

1985年4月,在他任职后举行的第一次苏共中央全会上提出加速经济发展和进行改革的主张。 1986年2月,苏共27大通过《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同时决定进行经济政策改革。

1987年6月召开的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了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和组织问题。戈尔巴乔夫陈述了他的“基本理论”,为日后的经济改革铺下了政治基础。

1987年7月,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国营企业法。该法许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产量,采购价格依企业与承包商谈判的合同价格而定,国家取消指令性计划指标,改以国家订货与数字控制。由此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个体,国家不再会拯救那些亏损的企业,它们将直面破产的危险。由工人选举产生的团体代替国家部位对企业实施管理。过去为企业制定详细生产计划任务的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进行了职能转变,仅对宏观生产指引并确定投资优先级。

1988年5月开始实施的《合营法》,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该法是苏联历史上自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以来第一次允许制造业、服务业与外贸部门中的私营成分的出现。法律颁布初期对私营经济课以重税并对劳务雇佣进行一定的限制,这些措施在后来的法律修订中取消。在此背景下,合营的餐馆、商店与制造企业开始进入苏联经济生活的舞台。

苏联在外经济领域的大胆改革,打破了外贸部在绝大多数外贸活动中的垄断。它允许各工农业分部根据自身责任与权限而不通过外贸部直接进行外贸活动,地方组织与个体国营企业也同时被赋予了这项权利。这些变化体现了对苏联终端用户、供应商和外国贸易伙伴之间交流缺失消除的尝试。

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在对外经济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措施应属对国外投资的开放,外国投资企业可以与苏联政府、国营企业、合营经济组成的合资企业的形式存在。 1987年6月生效的最初版本的《合资企业法》最多只允许外方占有49%的股份并且要求企业的主席与总经理由苏方担任。后根据西方投资者的要求作出了相应的让步,修订后的法律许可外国投资者占有多数股份与取得企业控制权。《合资企业法》条款鼓励外国的投资者投入资本、先进技术与服务、管理技能与苏联的劳动力、基础设施和国内巨大的潜在市场相结合,发挥效益,提升行业水平。

一系列的经济变革措施并没有像预想中地那样“重建”自1980年代以来陷入泥潭的的苏联经济。但原先高度集权的指令式经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变,虽然在货币兑换和价格控制等方面有所保留。

可是至1990年,政府事实上已经失去了对经济情况的控制。亏损企业财政扶助与不断的零售价格补贴使财政支出激增,禁酒运动并发的伏特加销售收入消失与区域自治带来的税收截留使中央政府税收下降。计划指令式的产品生产方式停止后,传统的供求关系解散了,基于市场的新供求关系仍然未建立。种种原因,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不但没有提高苏联的经济运转效率,他的中央放权政策反而导致了生产瓶颈。

经济改革核心 经济改革主线 第2张

  经济改革时期的讽刺漫画

结果

经济改革开始了苏联从计划体制经济到市场体制经济的转变。改革不但未能改变苏联步履蹒跚的经济状况,反而事与愿违地激化了苏联的社会与经济矛盾,使苏联经济急剧恶化并走向崩溃,最终促使了苏联的解体。

影响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短短6年的之后,曾经执政64年之久的苏联共产党丢掉政权,统一的苏联多民族国家分崩离析,社会主义成果丧失殆尽。

戈尔巴乔夫上台不久后便发誓要彻底摧毁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改变社会的方向。戈尔巴乔夫自称,他早就不相信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因此在上任后便企图用“西欧式的社会民主思想”来改造苏共。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亚·雅科夫列夫在背弃马克思主义、背离社会主义、背叛十月革命的路线上走得更远。雅科夫列夫肆意诋毁苏联历史和苏联制度,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却赞不绝口、顶礼膜拜,并利用自己在党内的特殊身份在苏共内部兴风作浪。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苏共一小撮高层人物背弃、背离、背叛路线的怂恿和带动下,苏联思想理论和文化舆论界霎时间也变得波涛汹涌、浊浪滔天。借民主化、公开化之际,清算苏共历史、抹黑苏联制度的言论和文艺作品不断在传媒上出现。苏联的知识分子思想进一步激化,多数社会学家、经济学家转而信仰西方式的自由资本主义。

经济改革核心 经济改革主线 第3张

  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上台两年后,苏联社会思想舆论彻底转向,苏共在改革模式、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上迅速“右倾”,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危在旦夕。苏共先是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后又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倡导“西欧共产主义”思想。在改革“模式”和道路的选择上,苏共先是学习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的经验,转而提倡北欧国家模式。戈尔巴乔夫后期,苏共领导对瑞典的“福利社会模式”极为推崇,主管意识形态的苏共高层干部纷纷前去访问、取经。但是很快人们便发现,1989~1990年间,“社会主义”已经在苏联失去吸引力。即使戈尔巴乔夫给“社会主义”加上诸如“民主的、人道的”前缀也是徒劳。

戈尔巴乔夫鼓吹的民主化改革没能提高官僚机构的效率,没能推进经济改革、提高人民生活,相反,社会形势持续恶化,政局动荡不安,经济陷入崩溃的境地,最终导致苏共瓦解、苏联解体。叶利钦时期的政治现实表明,从西方移植的民主形式在俄罗斯并未开花结果:超级总统制专权,三权分立名不副实;宪法为政治而量身定做,文本规定与政治现实相差甚远;多党倾轧、黑金政治横行;财阀当道、操纵媒体,家族、寡头政治盛行;贪污腐败蔓延,黑手党猖獗,行政效率低下;政治动荡,政局不稳。

事实表明,戈尔巴乔夫引领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和之后叶利钦宣称的“自由民主主义”道路不仅没能行得通,反而将苏联、俄罗斯先后引向一条绝路和迷途。经历了10多年的左右摇摆和反复,俄罗斯社会逐渐认识到:一是社会革新是必要的,但有些东西是万万不能动的,有些事情是万万不能做的;二是借鉴他人经验是必要的,但决不能全盘照搬。有些东西对于他人是美酒,但对于自己可能是致命的毒药。

“当我离开克里姆林宫时,上百的记者们以为我会哭泣。我没有哭,因为我生活的主要目的已达到,对于一个真正的政治家来说,其目的不是保卫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而是推进国家的进步和民主。”———戈尔巴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