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史 >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为何主动裁军?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为何主动裁军?

来源:史文斋    阅读: 2.1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清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曾国藩率领湘军攻克太平天国首都南京,俘获了忠王李秀成,由此使历经咸丰和同治两任皇帝、长达12年的镇压太平天国战争,终于以大清朝廷获得最后胜利而告终。

在镇压太平天国战争大获全胜之际,作为“第一功臣”的曾国藩并没有陶醉在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仕途的狂想之中,而且迅即陷入了“大难即将临头,吾辈必须谨慎从事”的冷静的理性思考。

按照古往今来的史家分析研究,曾国藩在当时的政治判断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当初,满清朝廷虽然下令曾国藩筹组湘军集中力量镇压太平天国,但对他本人和湘军集团的疑虑、猜测却始终未曾削减,特别是随着湘军集团军事力量的日益强大,而是加紧了暗中的提防和伺机的整饬。只是由于考虑当时战事未决,在客观上依然需要由他代替朝廷统领湘军与太平军决战沙场。如今战事平息下来,朝廷已经到了开始对他下手整饬的时候。

经过几番反复的思量,曾国藩毅然决定以“湘军作战年久,暮气已深”为由,主动向朝廷请旨裁减湘军,以此来向当朝皇帝和朝廷表示:“我曾某人不是吴三桂,无意拥军自立,不是个谋私利的野心家,而是位忠于大清王朝的卫士。”朝廷对曾国藩的举动自然是同意加满意的,于是也就开始有了曾国藩主动自裁湘军历史事件的出现。曾国藩主动裁军之举,的确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朝廷对他的猜忌,而曾国藩最终也由此保全了位高权重的官位。

当时的朝廷并不十分信任曾国藩,早在湘军势如破竹攻破太平军的时候,朝廷就已经开始担心他了,所以朝廷解决曾国藩的问题已经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了。当镇压太平天国战争大获全胜之后,朝廷也就已经着手开始解决曾国藩的问题了。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为何主动裁军?

在当时的清王朝看来,曾国藩所拥有的那支朝廷不能调动而且远比八旗军队更有战斗力的湘军,对于朝廷当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巨大威胁。封建、保守、多疑的朝廷自然是不会放过曾国藩的,当年吴三桂拥兵谋反就是朝廷抹不去的一个历史旧痛,如今还怎么能容忍老调再重弹呢?!

而正在大清朝廷内部紧锣密鼓地研究商讨筹备如何迅速解决曾国藩的问题时,曾国藩却编好了借口主动地向朝廷请求裁减湘军,这正好中了清朝高层统治者们的下怀,于是朝廷也来了一个顺水推舟,同意曾国藩自裁遣散大部分湘军,且由于裁减湘军问题是曾国藩主动提出来的,也确实是一个效忠于大清王朝的较大举动,因而才被朝廷委任为握有实权的两江总督。

曾国藩的自裁湘军,既保全了自己,又让朝廷无虑,也为自己谋得了握有实权的两江总督一职,从而为曾国藩平稳渡过后来的宦海生涯打下了好的基础。

曾国藩的聪明在于理智,而理智正是战胜浮躁情绪的最佳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