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未解之谜 > 康熙后期各地出现严重的仓库亏空事件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康熙后期各地出现严重的仓库亏空事件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史文斋    阅读: 1.3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对康熙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康熙后期为何各地会出现严重的仓库亏空事件?

康熙朝中后期地方粮食亏空的出现主要是吏治衰败的结果,因为当时的康熙其主要精力已经已经放在了自己争夺皇位的事情上了,所以对于地方官员的管理就没有那么严格了,并且对于某些贪污的官员采取姑息养奸的方式,这就使得吏治越加腐败,地方官员侵夺仓库钱粮的事情增多。此时的地方官员在交接职务的时候对于仓库等地方物资的清点交接只存在于纸面上,实际和纸面二者之间是相差很大的。有的地方亏空厉害,后来的解任官员不愿承担这个责任而不敢和现任官员交接工作,但是迫于上级的压力不得不交接工作,这就使得亏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再加上地方政府吏胥侵蚀和百姓历年所欠下的赋税,使得地方仓库的亏空进一步加剧,这些情况直到康熙去世后雍正帝登基以后,才对地方的这种情况进行了处理。

康熙后期各地出现严重的仓库亏空事件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地方亏空的情况

在康熙朝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水至清则无鱼”,地方高级官员如果太过清廉,会迫使他的下属们寻求新的敛财方式,从而使贪腐更加隐蔽,财政问题也就更加突出。

地方的钱粮亏空一方面是和官员贪腐有很大的关系,但其源头不在官员,而另有其他原因。因为在清朝的地方上为了防止出现灾情后饥民流离失所,才有着地方的义仓制度,也就是平时除了上缴国家的钱粮赋税外,还会有一部分钱粮留下来保存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到时就可以使用贮存在地方州县仓库的的粮食赈济灾民。

在国家制度层面上这样做防患于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因为这部分的钱粮存在账目不清,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用新米来替换仓库中的旧米,旧米的处置全在地方的州县官,这就给了他们很好的操作空间,从中捞上一笔。

同时在官员交接的时候很多时候账目对不上,就有地方官开始动这些义仓的主意,他们会想方设法从这些仓库中转移一部分到正式的的仓库中用来弥补缺失的部分,先把职务交代了再说。至于离职后,他们是很少管这些缺失的仓库钱粮弥补问题的。这就使得问题一代代的积累,到了康熙末期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得不重视的的大问题,可是依然没有解决。

亏空的定切第义及弥补措施

根据清朝书籍《大清会典》中关于亏空的相关记载:

“钱粮征解支放,各有款项,若为公务移缓就急,谓之挪移;假公济私,谓之侵盗;军兴公用,不得已而借用,谓之透支;藉端开销,谓之冒破。”

我们按照上面的说法解释的话,在当时的情况下,出现的地方亏空主要有四类其分别为:因公挪移、假公侵盗、因公透支以及肆意侵蚀。其中出现在地方中比较多的就是假公济侵盗和肆意侵蚀。清朝的地方官的俸禄是比较低的,在没有实行养廉银制度以前,一个七品的地方州县官,一个月收入七品 才白银45两 粮食45斛 ,这些收入完全不够知县一家人的日常生活所需,所以他不得不想其他的办法创收,这样才能维持住自己的生活。

所以在地方出现侵挪,亏空仓库等等情况就很常见了。

至于亏空后的弥补问题,一旦被发现你在任期间出现严重亏空了的话,那么首先会将其革职,然后追赔,根据你在任期间亏空的金钱数量进行追赔,或者按年定期分赔,或者拍卖查抄的你的家产,甚至会殃及你的亲属来替你赔钱。

康熙后期各地出现严重的仓库亏空事件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第2张

综上所述,在清朝的康熙年间,越往后这种情况就越严重,官员们在交接工作的时候东挪西补,就是因为亏空查办在当时并不严,康熙帝有时还带有默许的意味,钱粮的的亏空问题在康熙朝始终无法解决。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