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未解之谜 > 项羽是不敢渡过乌江还是不愿意过江 三种说法中哪一个更准确

项羽是不敢渡过乌江还是不愿意过江 三种说法中哪一个更准确

来源:史文斋    阅读: 6.09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对项羽不过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虽历经数千年历史,依然是人们崇拜的英雄,当然不过是悲剧的,依然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当然也是无解的。悲剧在于项羽是个失败者,但依然不失英雄本色。谜团在于项羽的死因,是他不敢渡乌江还是不愿意渡乌江?有关这个千古谜题,历代史学专家都极尽其力想探知其中的真相,以至于众说纷纭,不过在这众多的分析中,其中3大专家给出的三种解释比较靠谱,每个人所侧重的解释点虽然不同,但都揭示了项羽的本真面目,或者说这三种解释也还原了一个更真实的项羽。

真面目,也可谓真本色。

项羽是不敢渡过乌江还是不愿意过江 三种说法中哪一个更准确

那么项羽的真本色或真面目到底是什么样的?且看3三位专家之分析。

三专家解释之立足点,仍然是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所以应该是比较可靠的。另外,他们三人所侧重的解释点,刚好也是司马迁等史学家所疏忽的。比如司马迁在写《项羽本纪》的时候,明显有一种沉浸感,他沉浸在对项羽虽失败但悲壮的悲剧性命运的描写里,忽略了另外一些细节,也是正常。所以,有关项羽自杀不渡江,就披上了一层极其悲壮的色彩,但也产生了诸多疑点,且看三专家如何说。

第一种说法来自《屏山集》,作者是刘子翚,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学者,曾经做官,后来专门讲学。大名鼎鼎的朱熹便是刘子翚的学生。根据理学专家刘子翚对项羽不过江的解释,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即被骗说。

项羽奔逃到乌江的时候,狼狈不堪,可谓是穷途末路。而乌江亭长,却非常热情,不但说好听话安慰项羽,还表示已经备好船,等项羽上船渡江。

在此境遇之下,项羽产生了怀疑,根据有两点:

其一是项羽在离开垓下逃亡时,但却受到农夫的欺骗和戏弄,导致沉陷大泽,险些被汉军所捕获,此事让项羽知道两个现实:第一个现实是人心难测不可轻信;第二个现实是民心已经不在自己这里了。

故此,项羽岂敢再信乌江亭长之言?

其二是刘邦以千金和万户侯来作为奖励,悬赏己命,乌江亭长有什么理由拒绝如此丰厚的奖赏?

故此,项羽不敢接受乌江亭长的上船邀请。

项羽是不敢渡过乌江还是不愿意过江 三种说法中哪一个更准确 第2张

笔者以为,刘子翚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人在绝境中的警觉心和疑心会更加重,这是符合人性的。项羽的性格一直比较自负,受骗这种事,一次已是对他的侮辱,岂可一而再再而三呢?

第二种说法出自历史学专家张子侠先生,在他的《二十四史述要》、《中国历史要籍研究资料辑要》、《国学通览》等史学著作中,对楚汉争雄都有提及。对于项羽不渡江,他首先认为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项羽不渡江自杀是因“羞见江东父老”这个记载提出了质疑,原因是项羽从垓下突围之后,预定的逃跑路线,就是要逃回或退守江东的,而且态度坚决,杀伐果断,不管是爱姬自杀、部将星散,亦或是被农夫欺骗沉陷泥沼等,都没能让他消沉、退缩。

倘若项羽自杀,这些理由已经足够的。可是他没有,他一路从垓下、阴陵、东城,直到乌江。可是既然到了乌江,他为何却不渡江,而选择了自杀呢?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除了宋代刘子翚先生所说的被骗说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楚人的传统。此传统犹如日本的武士道,兵败要自杀。比如楚国名将子玉兵败后就自杀了。再比如项羽的祖上项燕,同样也是兵败后自杀。

项羽是不敢渡过乌江还是不愿意过江 三种说法中哪一个更准确 第3张

对于项羽而言,虽然他逃走的路线很清晰,这除了预定之外,还有被汉军追击时的一种本能逃走。然至乌江边后,他就要选择了,过江是江东老家,不过江便是战场。

以项羽之自负,以楚人之传统,渡江可生,但是懦夫,所以,他选择了自杀,毕竟他真的是一败涂地了。

第三种说法来自史学专家吕仰湘先生,他提出了一个独特观点,即项羽的价值观,也是他性格的再现,即“我胜敌亡,敌胜我灭。”说白了,就是要么胜为王,要么败而灭。其实,这个特点在项羽身上非常明显。项羽的勇武是毋庸置疑的,作战的神勇更是令人惊叹,但是这种疯狂的胜利,也是伴随着疯狂的残忍的,项羽大军所过之处,基本上是一片破碎——俘秦降卒20万,处理方式是全部坑杀。入咸阳是烧杀抢掠,秦人被杀殆尽,秦宫被毁殆尽。

对待敌人如此,对待同类也是如此。比如对待刘邦,原先说好谁先入关中谁就为王,结果刘邦先入,项羽大怒,准备攻杀刘邦大军。说起来,刘邦和项羽,都是楚王麾下的部队,至少都是楚人,但项羽也不能相容。当然,这跟当时的形势有关,但项羽不善掩饰,处处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极端状态,非敌即友,没有中间状态。而刘邦能在多次失败时还能存活,盖因刘邦摸准了项羽的性格,善于服软。

但服软恰恰是项羽不会做的,项羽的性格是刚性的。所以,兵败后,到乌江,项羽的性格中极端的一面就又出现了。胜利要轰轰烈烈,死亡要该死在沙场,这是一个武人的命运。所以,他是不愿意渡江的。

结语:项羽到底是不敢渡过,还是不愿渡江。依照三专家的看法,两者是兼而有之,被骗之下,项羽自然不敢渡江,渡江上船必为俘虏,为俘虏则是一种屈辱,是项羽不能承受的。故此,不如依照楚人传统,自杀是兵败后保留尊严的唯一方式。此外,这恰好也是符合项羽之性格的。

所以说,项羽兵败自杀,不需要原因,而是一种必然,这是项羽必然的命运。是他的性格使然,项羽骨子里,埋藏着这种命运。然而,悲壮的结局,又何尝不是一种胜利呢?古今帝王众多,无非是锦衣玉食的物质之乐,然项羽仅此一人。(文/说历史的女人·西风烈)

参考资料:《史记》《屏山集》等。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