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世界史 > 伊拉克拉马迪一战:或成为打击伊斯兰国的拐点?

伊拉克拉马迪一战:或成为打击伊斯兰国的拐点?

来源:史文斋    阅读: 1.8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国际社会打击“伊斯兰国”(IS)的战局发生重大变化。12月28日,伊拉克政府军与民兵在美军空中掩护下,发起凌厉地面攻势,一举收复中部重镇拉马迪。此役是2015年5月以来反恐联军的重大军事胜利。有专家乐观评估,此役或成打击IS战争“拐点”。一俟战局稳定,军力到位,联军兵锋将直指北部重镇摩苏尔,或根本改变伊拉克战场态势。

伊拉克的拉马迪、巴格达、提克里特三城,是中东著名的“逊尼派三角”,亦是反恐联盟与IS的主战区。巴格达居中、提克里特靠北、拉马迪在西,与巴格达相隔仅100余公里,构成伊拉克京畿最后防线;再加上其所在的安巴尔省是伊最大省份,与沙特、叙利亚、约旦接壤,故成重兵集结及必争之地。

拉马迪之战,因其战略位置、战局拐点意义之重,牵动双方指挥中枢的谋势、布阵。自2014年IS攻陷该城以来,两军争夺激烈、多次易手,形成对峙。此前,美伊联军三次反攻均铩羽而归。

联军屡败屡战,但败而不馁,部署反攻,于2015年12月初完成合围,多线突击、攻克拉城。军事专家称,拉马迪一役是“空地一体战”经典:伊拉克境内除东北部山区、部分沼泽及南部沙漠之外,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适宜大兵团作战。美伊联军空中打击、纵深遮断、地面突击,围敌六日,聚歼城下。

伊拉克拉马迪一战:或成为打击伊斯兰国的拐点?

经此一役,“逊尼派三角”全部收复,伊境内“恐占区”仅剩17%,战争天平向联军倾斜,看似胜利在望。但此前的攻防拉锯、得而复失表明,战场形势瞬息多变,反恐战争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对中东反恐战局发展,不能过于乐观。

首先,IS仍拥有强大作战部队,在拉马迪战役中似有全师避战、化整为零、隐身于市的企图。雄厚的战争基金和兵源人口构成IS的战争潜力;幼发拉底河沿岸的费卢杰、哈迪赛、加伊姆和摩苏尔等通往叙利亚老巢的要道也仍为IS掌控。

其二,从近两年对IS的清剿效果看,收复领土、清除残敌、建立政权、开衙设府,均离不开地面部队。在“解放”科巴尼、辛贾尔的两次战役中,库尔德武装骁勇善战,发挥生力军作用。战场余勇可贾,但实难换取叙、伊(朗)、土等国承认其全面享有主权、独立自治。此类族际矛盾,如不加缓和、调节,势将弱化国际反恐整体战力。

其三,IS打着“哈里发国”大旗崛起,挟“正统”而作乱,假“大义”而动兵。针对IS的倒行逆施,沙特等海湾国家、埃及、土耳其等国家本应结成统一战线,以顺讨逆、出兵伐城、清理门户。但碍于地缘战略、安全盘算、经济利益、政治歧见等原因,至今作秀不作战,使IS得以苟延残喘。

其四,IS极端组织控制伊、叙的部分领土,但其真正威胁不在于财雄势大、攻城略地,它更是一种向全世界蔓延的意识形态,连军事手段都难以改变。鉴于文化是政治、军事的反映,又对政治、军事起指导作用,所以,在对IS严加打击的同时,更应深挖作为暴恐行动根源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剥离“被扭曲的意识形态”的宗教外衣,夺回被其占领的意识形态空间。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