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真相 > 被康熙赞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陈廷敬为何能成为政坛常青树?

被康熙赞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陈廷敬为何能成为政坛常青树?

来源:史文斋    阅读: 3.92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说的就是康熙的老师、文渊阁大学士、一生28次外迁、历任过四部尚书的陈廷敬。作为对康熙皇帝影响极为深刻的人物,陈廷敬在康熙年间并不像明珠、索额图、高士奇那般不得善终,从政53年间,仕途可以说是四平八稳,甚至康熙帝称赞他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身作则,洁身自好。1683年湖北省的张汧,陈廷敬的儿女亲家,因为贪污、行贿而被判处死刑,张汧为了保命派人带着银子去找陈廷敬,希望能够靠着陈廷敬这棵大树逃过一死,却被严词拒绝,此举可谓是六亲不认,说明他保守着为官的底线。此外,在为官期间,陈廷敬做到了在其位,谋其政,比如在担任尚书职位的同时,他便坚决地杜绝了跑官、要官等官场中的腐败现象,并且也给自己的家人下了命令,凡是有试图想送礼、贿赂而为个人谋私利的迹象的人,不允许进入陈氏家门,以身作则守法。在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经筵讲官期间,面对康熙朝存在的贪污成风的情况,他直言上书,首先对都察院的工作纪律进行整治,要求监察官员在平时要严禁吃喝现象的

发生,并且要防止办人情案,不允许有说情或者嘱托这种事情学生;为了避免工作在监察工作中的避重就轻现象,他亲自制定监察工作细则,要求所有人员按照这个细则工作,再次明确了相关的工作细节。如果用现在职场的话来表述,陈廷敬的做法就是在工作中既做到了是什么,还做到了为什么、怎么办。他不仅仅是站在一个监察官员、尚书的角度,更是站在国家治理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所以《清史稿》给予了他“清勤”的评价。

被康熙赞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陈廷敬为何能成为政坛常青树?

其次,殚精竭虑,才华出众。陈廷敬所属的陈氏家族在康熙年间为官者多达16人,甚至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以及父子同编《康熙字典》的盛况。就陈廷敬本人来说,他在担任皇帝老师的同时,还担任《明史》《康熙字典》《佩文韵府》《三朝圣训》《政治典训》《大清一统史》等多部著作的总裁官,在《康熙字典》编撰过程中,陈廷敬最终提出了按照部首和部首中笔画的顺序而编排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大大地改善了以前各种方法的不足,也提高了编书的速度,当时他已经是70岁高龄,可以说是为了这部字典的出世呕心沥血,因此才有了后来的其“燕许大手,海内无异词焉”。

被康熙赞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陈廷敬为何能成为政坛常青树? 第2张

再次,不参与党争,站在皇帝的立场考虑问题。清朝初年,满汉之间、南北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尤其在康熙朝还有着“明党”和“索党”的争夺,党派之争的结果对朝廷只会有益无害,因为政见的不同随之而来的是人身攻击甚至官场的打击。但是陈廷敬自始至终都没有参与到这两派中的任何一方, 甚至在觉察到康熙对党争的明确态度后,主动搜集证据,协助康熙平定了朝廷内部的党争局面。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