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真相 > 古代的纸最初只能皇室使用,后来是如何进入百姓家中的?

古代的纸最初只能皇室使用,后来是如何进入百姓家中的?

来源:史文斋    阅读: 1.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做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纸,最初属于皇家特供物品,老百姓是不能随便用的。

纸的发明最初起源于养蚕织丝,古人取上等蚕茧抽丝织成丝绸,剩下的所谓恶茧、病茧通过漂絮法,在篾席上取残絮制成丝绵。

漂絮次数增加,篾席上就会积累一层纤维状的薄片,晒干之后,就可以当做纸写字了,这种纸数量很少,造价高,因此很难大批量生产。

当时书写材料主要有两种,即竹简、帛。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以树皮、麻绳头、破布、旧渔网等为材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加工工艺,制作了相对廉价的纸。

后人为纪念蔡伦的功绩,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到了魏晋时期,纸张经过不断改良,陆续取代了简、帛等材料,成为书写文字的唯一材料。晋朝末年,造纸术传到长江流域,后传到国外。

蔡伦最初任职小黄门,是个低级宦官,服侍汉宣帝的皇后窦氏期间,窦氏发现此人不仅正直、敦厚,而且很有才干,于是通过枕头风,令皇帝提拔蔡伦为中常侍兼尚方令。

尚方令的职责是负责打造御用刀剑等贵重器物,官职不大,但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一般人还真就干不了。

蔡伦善于钻研,应该说是很称职的,窦皇后可谓慧眼识人。

蔡伦搞科研需要经费、场地、人力等,窦氏全力支持,因此说纸的发明窦氏也有一份功劳。至少她提拔蔡伦,为其搞科研一路大开绿灯,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古代的纸最初只能皇室使用,后来是如何进入百姓家中的?

永元四年(92年),蔡伦利用职务之便,在乡间考察,发现蚕妇缫丝漂絮的过程,受到启发,获得了造纸的灵感。

永元九年(97年),蔡伦升任中常侍,仍兼职“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这一时期,又一位女子为纸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她叫班昭。

正在修撰《汉书》的史官班固,受谋逆的窦宪牵连死于狱中,《汉书》没有完成,于是汉和帝征召班固的妹妹班昭接替哥哥继续修史。

班昭在东观殿写作之余,还兼任后宫的宫廷教师,为皇后、贵人们扫盲化,和阴皇后等后妃相处融洽,宫里人都很尊重她,称呼她为“大家[gū]”,即“大姑”之意。

永元十四年(102年)夏,阴皇后因行巫蛊事被废,贵人邓绥被封为皇后,汉和帝对邓氏十分满意,曾公开说过:“皇后之尊,与朕同体,承宗庙,母天下,岂易哉?唯邓贵人德冠后庭,乃可当之。”

“方国贡献,竞求珍丽之物,自后即位,悉令禁绝,岁时但供纸墨而已。”

邓绥当皇后之后,提倡节俭,禁绝各方国进贡奇珍异宝,但准许特供纸墨。邓皇后这一特别的禁令,客观上又一次促进了纸的普及推广。

元兴元年(105年),蔡伦将他的造纸过程写成奏章,连同造出的植物纤维纸呈报汉和帝,“帝善其能”,汉和帝大为赞赏。

皇帝大力支持,蔡侯纸很快批量生产,王公贵族“莫不从用焉。”

延平元年(106年),年仅二十七岁岁的汉和帝暴亡,即位的殇帝刘隆生下来只有百余日。“主幼国危”,二十五岁的邓太后选择临朝称制。

古代的纸最初只能皇室使用,后来是如何进入百姓家中的? 第2张

“及邓太后临朝,与闻政事”,邓太后准许班昭参与政事,当时朝野学习文化蔚然成风,因此,笔墨纸砚的需求迅速高涨。

造纸业开始兴旺起来,到了晋朝末年,纸不再是皇家特供和贵族的奢侈品了,纸入寻常百姓家变成了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