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真相 > 成都的“天府之国”之名如何而来?与都江堰有何关系?

成都的“天府之国”之名如何而来?与都江堰有何关系?

来源:史文斋    阅读: 2.2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成都缘何被称为“天府之国”?二郎神原型是谁?谁又是“川主”?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三个问题,却都与一个举世闻名、巧夺天工的水利工程有关,它就是都江堰。这是一个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一个活着的历史奇迹。两千年来,都江堰一直默默造福成都平原上的百姓,成就天下闻名的“鱼米之乡”。

为什么都江堰有这么大魔力?一切还要从其设计者和建造者李冰说起。

成都的“天府之国”之名如何而来?与都江堰有何关系?

李冰,历史治水名人,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以兴建都江堰闻名于世。

据记载,李冰由秦昭襄王派入蜀地治理水患,时间大致是在公元前260年上下。那个时候,蜀地可不是什么天府之国,而是“泽国赤盆”,涝的时候涝死,旱的时候旱死,乃贫瘠之地,这都要拜流经蜀地的岷江所赐。长江所有支流中,属岷江的径流量最大。每年丰水季节,岷江都能把成都平原淹个底朝天。而在枯水季节,岷江又被玉垒山挡住,无法灌溉平原东部广大地区。关键时刻李冰来了,他带着天才般的方案来收拾岷江这条狂傲不羁的“蛟龙”。

李冰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修建都江堰。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水利工程,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宝瓶口、分水堰、飞沙堰。朴实无华的名字,可其中蕴含的智慧足以让人折服。

首先是宝瓶口,这是引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东部地区的一个关键杰作。它的宽度大约有20米,李冰用了足足8年时间打造而成。史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因“崖峻阻险,不可穿凿,李冰乃积薪烧之”。李冰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用火烧水泼的方式,一点点凿穿了玉垒山,修成宝瓶口。被分开的玉垒山末端,状如大石堆,谓之“离堆”,其岩石非常坚固,千百年来滚滚水流都未能将其摧毁。此外,宝瓶口设计的深而狭窄,阻挡了多余水量,使水流量平稳,继而有效保护了引水渠。宝瓶口修成后,李冰又开二渠,一条由永康过新繁入成都,称为外江,一条由永康过郫入成都,称为内江。由这两条主干渠道组成的灌溉网络就此出现,成都平原东部数百万亩农田终于迎来了“甘霖”。

李冰没有选择一平坦之地开挖入口引水,而是开山修渠,营造的是千年工程,足以让人称奇了。但他接下来还有更神奇的操作。

为了使岷江水顺利东流进入宝瓶口,保证流量,李冰又修筑了分水堰。他奇思妙想用大竹笼装石筑堰,“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之,累而壅水”。因分水堰的前端酷似鱼头,得名“鱼嘴”。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流入宝瓶口。内江河床开挖的窄而深,外江河床则开挖的宽而浅。这样在枯水期,60%的江水会流入内江,保证了灌溉用水。而在丰水期,根据弯道动力学原理,60%的江水会流入外江,有效起到了防洪作用。

成都的“天府之国”之名如何而来?与都江堰有何关系? 第2张

至此,李冰基本上已经搞定了灌溉和防洪两大问题,但还有一大问题,那就是排泄泥沙。

在外江河床入口处,李冰将其设计成凸起状,而在内江河床入口处,则是凹陷状。根据弯道环流原理,含有少部分泥沙的表层水会流向凹岸,即内江;而携带大量沙石的底层水则会流向凸岸,即外江。这只是解决泥沙淤积的第一个步骤。第二个步骤则是修建飞沙堰,它是位于内江外侧的一道低矮堰坝。当水流入内江后,遇到狭窄的宝瓶口制约,加上离堆的顶托作用,会形成漩涡将沙石甩出飞沙堰,多余部分则会沉淀在飞沙堰对面的回水区,每年由河工掏出。如此一来,排泄泥沙问题轻松解决。此外,飞沙堰也起着第二次分洪的作用。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人,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他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耗时八年,李冰带人终于建成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从此以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荣获“天府之国”的美称。而李冰也被奉为“川主”,几千年来一直受到蜀地百姓的虔诚祭祀。

李冰设计的都江堰“道法自然”,展现出极其高超的治水智慧。都江堰历经千年不毁,李冰也将永垂不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