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名家 > 李贺的作品语言为什么总是那么的悲冷凄苦?

李贺的作品语言为什么总是那么的悲冷凄苦?

来源:史文斋    阅读: 2.3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李贺的作品语言为什么总是那么的悲冷凄苦?或许这和他的一生的遭遇有很大的关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奇特的语言营造悲冷的氛围是李贺诗歌最为成功的因素之一,也是“长吉体”能在繁花似锦的诗歌苑囿中一枝独俏的关键所在。

典型如李贺的《秋来》诗文。《秋来》这首诗大约作于李贺辞官归家的时期。糟糕的心情、萧瑟的秋风、刺骨的冷雨,触发了诗人心中无限的悲苦哀愁,诗人主观情思与孤坟野鬼融于一体,托物传情,借“鬼”寄慨,以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来抒发诗人抑郁未伸、怀才不遇的深广忧愤,凝成了瑰美而冷俏的语言,读来令人胆颤心惊,毛骨悚然。

李贺的作品语言为什么总是那么的悲冷凄苦?

李贺把诗歌作为呕心沥血和事业,其母说他“呕出心乃已”。他刻意追求诗歌语言的瑰美冷峭。

宋代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云中说“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秋来》这首诗中桐风惊心、香魂吊客,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悲冷的意象充分体现了李贺语言的艺术特色。别具一种魅力。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