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名著 > 红楼梦中北静王这一人物的存在有何含义?

红楼梦中北静王这一人物的存在有何含义?

来源:史文斋    阅读: 2.6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北静王,一直以来,在红楼读者和研究中也是热点人物,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红楼梦》这本小说,在第一回中就明确了一个主题: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从这可以看出,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是对前半生生活的回忆,而重点,是伴随他生活过的众多女子。

红楼梦中北静王这一人物的存在有何含义?

《红楼梦》之所以独特,正在于它标新立异。因为在封建社会,是以男权为中心的,而女人,一直都是被忽视的对象。所以,在众多的小说中,以女人为主人公描述的少之又少,这也算得上《红楼梦》的一大特色吧。

但是,为了记录的完整性,为了突出家族、女性的性格特征,在这本小说中,又不得不提到权贵。比如,在《红楼梦》第十四回,在秦可卿的出殡仪式上,“四王八公”集体前来吊念,北静王更是亲自接近了贾宝玉,这是他第一次出场。

第一座是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祭棚,第四座是北静郡王祭棚。

原来这四王当日惟北静王功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现今北静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性情谦和。近闻宁国公冢孙妇告殂,因想当日彼此祖父相与之情,同难同荣,未以异姓相视,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曾探丧上祭,如今又设路奠,命麾下的各官在此伺候。

从这段描述我们可以得知,北静王的名字叫水溶,他同贾府一样,是世袭之家,只是因祖上功高,所以他并未像贾府一样绛级世袭。而其年龄,未到弱冠,在古代,二十岁戴冠,因此,可以看出,他的年龄,还未到二十岁。

这是他在前八十回中首次出场,也是唯一一次正面出场,只是,这样一位权贵之人的出现,究竟有何意义呢?

本文的观点,仅从文本出发,来阐述他出现的三大意义。

第一:验证黛玉性格上的独特性。

在秦可卿出殡这一天,北静王亲自接见了贾宝玉,并对他做出了高度评价:果然如宝似玉,名不虚传。并赠送了他一串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一串。

红楼梦中北静王这一人物的存在有何含义? 第2张

贵族同他人相见,送礼是常见的事,这在《红楼梦》中,并非特例。比如贾母八十大寿时,南安太妃面见贾府的五个女孩:宝钗、宝琴、黛玉、湘云、探春,也是每人赠送了一对金玉戒子。

只是,北静王所赐的香珠,最终贾宝玉又将他转赠给了林黛玉。而通过这一点,显示出了黛玉性格上的特殊性。

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

面对鹡鸰香串珍重这样贵重的物品,黛玉果然拒绝,衬托出来的是她对权贵的藐视,心里眼里只有宝玉。

在原文中,描写黛玉藐视权贵的并非这一次,比如,在元春省亲的时候,黛玉当着元春的面,公然为宝玉做诗,多少也有这样的味道。

第二:预言宝黛二人的结局如镜中花水中月!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时处秋分,是黛玉犯病的季节。这一天晚上,宝玉前来潇湘馆看望她,因为下雨,所以穿着与往日大不相同。

“宝二爷来了。”一语未完,只见宝玉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不觉笑了:“那里来的渔翁!”

黛玉又看那蓑衣斗笠不是寻常市卖的,十分细致轻巧,因说道:“是什么草编的?怪道穿上不像那刺猬似的。”

宝玉道:“这三样都是北静王送的。他闲了下雨时在家里也是这样。你喜欢这个,我也弄一套来送你。别的都罢了,唯有这斗笠有趣,竟是活的。上头的这顶儿是活的,冬天下雪,戴上帽子,就把竹信子抽了,去下顶子来,只剩了这圈子。下雪时男女都戴得,我送你一顶,冬天下雪戴。”

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

原来宝玉这次前来,所穿的是北静王所赐的全套雨具:蓑衣、斗笠和一双木棠屐,因为是新鲜玩意,所以林妹妹一时有了兴趣。但随口说下的,却别有深意。

黛玉一开始见宝玉,直呼他是哪里来的钱渔翁;而到她兴起之时,又顺嘴说出了自己成了鱼婆的话。“渔翁”、“渔婆”,自然是一对。

只是林妹妹在说自己像渔婆的时候,特意加了一句,成了画上画得了。“画上画的”,自然不是真的。

红楼梦中北静王这一人物的存在有何含义? 第3张

在《红楼梦》中,作者最常用的手法,是草灰蛇线、伏脉千里,因此,这一段描述的意义:预示了宝黛二人的结局:是如画上画的一样,如镜中花、水中月的空欢喜。

第三:预示了贾府所站对的政治势力。

在秦可卿的葬礼上,前来为宁国府冢孙媳吊念的是同贾府素来关系友好的四王八公以及亲友。同样的一幕,在贾敬去世,在贾母的八十大寿上同样出现了。很显然,这一队的政治势力,是以北静王为首的。

但是,《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文中出现了一个与贾府素无来往的忠顺王。他特意派来了长史官,来到贾府,目的是从宝玉之口得出戏子忠顺王的下落。

宝玉面对父亲,一开始还狡辩自己与琪官不熟,但终究,在长史官的爆料下他说出了实情。贾政得知后,将宝玉打个半死。并直呼他将来会酿成弑君杀父。

可见,贾府与忠顺王这样的势力,是素无来往。在政治势力上,友好的对立面自然是不好。因此,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当贾府选择站队在北静王这一边的时候,无形之中,就树立了如忠顺王这样的敌人。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