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名著 > 水浒传中武松大闹飞云浦发生在何时?最后结局如何?

水浒传中武松大闹飞云浦发生在何时?最后结局如何?

来源:史文斋    阅读: 1.2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武松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武松被张都监栽赃陷害,幸好的施恩父子四处活动只判了杖责20,发配恩州。并且用了轻棒。

武松忍着那口气,带上行枷,出得城来,两个公人监在後面。约行得一里多路,只见官道傍边酒店里钻出施恩来,看着武松道:“小弟在此专等。”

武松看施恩时,又包着头,络着手。武松问道:“我好几时不见你,如何又做恁地模样?”施恩答道:“半月之前,蒋门神那厮又领着一伙军汉到来厮打。也要小弟央浼人陪话,却被他仍复夺了店面,小弟在家将息未起,今日听得哥哥断配恩州,特有两件绵衣送与哥哥路上穿着,煮得两只熟鹅在此。”(还算讲义气)

(用拳头解决问题的后遗症来了,陷入了今日你打过来,明日我打过去的循环,没完没了,后患无穷,在江湖上混,也是不能蛮干的。不过施恩至少表面上还是做到了”义气“二字)

施恩便邀两个公人,请他入酒肆。那两个公人那里肯进酒店里去,便发言发语道:“武松这厮,他是个贼汉!不争我们吃你的酒食,明日官府上须惹口舌。你若怕打,快走开去!”施恩见不是话头,便取十来两银子送与他两个公人。那厮两个那里肯接,恼忿忿地只要催促武松上路。

(我们为人处事,首要的是要会分清敌我,敌我不分是会吃大亏的。从这两个差人的表现来看,明显是处于敌对阵营,不要心存幻想)

施恩讨两碗酒叫武松吃了,把一个包裹拴在武松腰里,把这两只熟鹅挂在武松行枷上。

(看到别的分析,有人认为是施恩乘机打开了重枷的机关,因为施恩家本来就是管牢房的,熟悉这些刑具,这种分析不无道理,但是现在咱们也不了解宋代的枷锁的结构,在没有确实的证据前,笔者宁愿相信是武松自己打开了枷,毕竟之前施耐庵对他的神力的渲染,把三四百斤的石墩抛一丈多高,又接住,也不是随便说说的)

施恩附耳低言道:“包裹里有两件绵衣,一帕子散碎银子,路上好做盘缠;也有两双八搭麻鞋在里面。--只是要路上仔细提防,这两个贼男女不怀好意!”(施恩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了)武松点头道:“不须分付,我已省得了。再着两个来也不惧他!(武松也知道了,只有两个公差不知道他们已经知道了)你自回去将息。且请放心,我自有措置。”施恩拜辞了武松,哭着去了。

(现在施恩现在是自身难保,武松戴着七斤半的重枷,虽然看出两个差人不怀好意,也完全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来对付,前去的路途异常凶险)

水浒传中武松大闹飞云浦发生在何时?最后结局如何?

武松和两个公人上路,行不到数里之上,两个公人悄悄地商议道:“不见那两个来?”(只能说,这两个夯货智商感人)。

武松听了,自暗暗地寻思,冷笑道:“没你娘鸟兴!那厮到来扑复老爷!”武松右手却吃钉住在行枷上,左手却散着。武松就枷上取下那熟鹅来只顾自吃,也不睬那两个公人;又行了四五里路,再把这只熟鹅除来右手扯着,把左手撕来只顾自吃;行不过五里路,把这两只熟鹅都吃尽了。

(武松之前对人都是非常友好的,发配来孟州的路上,请那两个差人大吃大喝,非常客气,打虎得到赏钱洒手就分给众人,搬到一个新地方就请街坊邻居吃饭。这里一反常态,烧鹅自己吃得满嘴冒油,一个爪子都不分给这两个差人,两只鹅呀,一只怕有三四斤,两只就有七八斤,吃饱了后面的是才合情合理,施耐庵写的,细节都很难难找茬儿。如果分给公差吃,那是资敌,甚至一句话也没有和他们说。

因为他对敌我分得非常清楚,一般我们人际关系分为几种,1、朋友,乐意帮助自己的人。2、中立者,可以争取的人。3、敌人,无论你怎么取拉拢,他都会与你为敌的,没有发难,只是时机没到。对于敌人,无论你怎么讨好,都是没有用的。

之前林冲就是稀里糊涂,分不清敌我,明明两差人是敌人,要取他性命,林冲还低三下四地去讨好,没有任何用处,反而损了自己威风,最后差点被被人象捏面团一样捏死,白瞎了一身武功。而武松就很有见地,既然是敌人,根本不需要去讨好,只有自己吃饱了,留着精神思考对策。

这时候少说话是明智的,少说话一个可以集中精神思考对策,第二个免得不小心把自己内心想法透漏出去了)

约算离城也有八九里多路,只见前面路边先有两个人提着朴刀,各跨口腰刀,在那里等候,见了公人监押武松到来,便帮着做一路走。武松又见这两个公人与那两个提朴刀的挤眉弄眼,打些暗号。

(张都监蒋门神都找了些什么人啊?说是草包一点都不过分,武功咱不说了,这智商就让人很着急了)。

武松早睃见,自瞧了八分尴尬;只安在肚里,却且只做不见。(心里明白,不动声色)又走不数里多路,只见前面来到一处,济济荡荡鱼浦,四面都是野港阔河。五个人行至浦边一条阔板桥,一座牌楼上,上有牌额,写着道“飞云浦“三字。武松见了,假意问道:“这里地名唤做甚麽去处?”两个公人应道:“你又不眼瞎,须见桥边牌额上写道'飞云浦'!”(记住,对你出言不善的,基本上不是好人)武松站住道:“我要净手则个。”

水浒传中武松大闹飞云浦发生在何时?最后结局如何? 第2张

(“我要净手则个。”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话,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相当有玄机。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这2个差人和2个刀客终于汇合了,他们心怀鬼胎,肯定一路在盘算什么时候动手,在哪儿动手,怎么动手。武松突然说我要净手,就是打乱了他们的节奏,他们得重新盘算,是不是趁武松尿尿的时候动手?这一盘算,对外界的反应就迟钝了,武松发起突袭他们根本没反应过来。武松之所以打架从来不吃亏,因为他很会用心理战,总是能调动敌人,把握主动权。)

那个公人走近一步,却被武松叫声“下去!”一飞脚早踢中,翻筋斗踢下水去了。这一个急待转身,武松右脚早起,扑嗵地也踢下水里去。

(果然武松抢先出手了,两个公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解决了。我们注意武松出手的时机,在桥上,比较狭窄,四个人施展不开,而且一招就踢到桥下去了,可以免于缠斗,一对多的时候如果陷入缠斗,就很危险了,毕竟一个人应付四个人八只手,八条腿,最好的办法就是巧妙地利用地形,各个击破。)

那两个拿朴刀慌了,望桥下便走。(不知道蒋萌神在哪里找的两个怂包,还没打呢,就怂成这样,简直是来卖萌的。这时武松身上还带着枷,两个杀手手里还拿着刀呢,打也不打一下就跑。可能是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傻了,打虎英雄的威名也太吓人了)

武松喝一声“那里去!”把枷只一扭,折作两半个,赶将下桥来。那两个先自惊倒了一个。(自己吓倒了,也是服了,看来选错职业真是要命啊,不如改行去卖豆腐)武松奔上前去,望那一个走的后心上只一拳打翻,夺过朴刀来,搠上几朴刀,死在地下。却转身回来,把那个惊倒的才挣扎起来,正待要走,武松赶上来,劈头揪住,喝到:“你这厮实说,我便饶你性命!”

(我们看武松,在这样凶险的境地下,才三分钟不到就解决了战斗,这令人恐怖的战斗力。对比之前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一味的认怂求饶,还让人捆绑在树上,眼看要象小羊羔一样被宰了,幸好鲁智深救了他;而号称河北三绝的玉麒麟卢俊义,碰到这种情况只能“低头受死,泪如雨下”,幸好燕青救了他。他们是梁山排名第二和第五的猛将,如果没有外力的干预,只能低头受死。能徒手把枷扭开的,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可能可以做到,但是鲁智深虽然聪明,但是还是比不上武松心思缜密,城府深,不拖泥带水。所以武松的这战力,可以说在108将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水浒传中武松大闹飞云浦发生在何时?最后结局如何? 第3张

解决完战斗,还要打扫战场:

那人道:“小人两个是蒋门神徒弟。今被师父和张团练定计,使小人两个来相助防送公人,一处来害好汉。”武松道:“你师父蒋门神今在何处?”那人道:“小人临来时,和张团练都在张都监家里後堂鸳鸯楼上吃酒,专等小人回报。”武松道:“原来恁地!却饶你不得!”手起刀落,也把这人杀了。

(可能有人圣母心大发,觉得杀这个人不对了。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杀,如果不是武松的本领超群,被杀的就是他自己了。以前看过大仲马写的《基督山恩仇记》,正直的青年唐泰斯,也是被人陷害,被关在一个孤岛上的死牢里面,基本上没有生还的可能,但是他装扮成尸体,被扔到海里才逃得性命。

出去之后,他按照狱友提供的藏宝图,找到了一大笔财富,从而化身为基督山伯爵,对陷害他的人进行了残酷无情的报复。武松也是九死一生才逃得了性命,怎会对来杀他的杀手心慈手软?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一开始要说不杀他呢,这不是言而无信吗?我们要分清,讲信用,说话算数是对正常人的,对于敌人不要死守教条,武松这样说只是为了套出口供,让他少受点苦,一开始就没打算饶他不死)

又怕那两个(被踢到桥下的)公人不死,提起朴刀,每人身上又搠了几刀,立在桥上看了一回,思量道:“虽然杀了这四个贼男女,不杀得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如何出得这口恨气!”提着朴刀踌躇了半晌,一个念头,竟奔回孟州城里来。

回到孟州城,已经天黑了,故事大家基本上都在知道,武松把张都监,蒋门神,张团练还有张都监从丫鬟到养娘到仆人,全杀了个干干净净,包含那个颇有些姿色的玉兰姑娘。有些人看到这里,又书呆子气地大叫,快来看啊,武松滥杀无辜了!咱们看问题不能教条,因为当初武松被陷害的时候,张府上上下下都是帮凶,可曾有一个人为他说话,帮他喊冤吗?

可以说整个就是一个敌对阵营,在两军对垒的时候,你还有能力去分辨对方某个人是不是个好人,经常扶倒地的老太太吗?你不杀他,他可能反手对你就是一刀,如果某个人突然大叫,可能武松就没有机会逃出来了。当然,笔者这里不是鼓励暴力。用暴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对的,张都监自以为位高权重,聪明伶俐,做出丧尽天良的事情,正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一点都不值得同情。

水浒传中武松大闹飞云浦发生在何时?最后结局如何? 第4张

见桌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锺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锺,便割下一片衣襟来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把桌子上器皿踏扁了,揣几件在怀里。

(这里武松并不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英雄气概,他做过都头,知道封建官府的黑暗,出了这么大的天字号命案,左右街坊邻居都脱不了关系,一定很多人会被抓起来严刑拷打,说不定会吃打不过,屈打成招的。所以武松干脆留下姓名,就是咱干的,官府也不用去兴师动众,骚扰百姓了,把精力放在怎么抓到俺武松吧。在如此境地下,武松还是想到不连累无辜的人,这份仁善,令人唏嘘。)

干完这些,从孟州城墙跳下(孟州是个小城,城墙不算太高),往东走了。为什么往东,因为十字坡就在东边,施耐庵一个细节都不会漏掉。在这里,他能找到张青和孙二娘吗?他又是如何走上行者之路的?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