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 成语典故 > 成语“飞蛾扑火”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飞蛾扑火”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来源:史文斋    阅读: 2.9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何解释成语“飞蛾扑火”?有什么典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 飞蛾扑火

【拼音】: fēi é pū huǒ

【解释】: 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

成语“飞蛾扑火”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故事】:

南朝梁时,朝廷大臣到溉的孙子到荩,从小就非常聪明,而且擅长写诗作文,深得梁武帝的赏识。一次,到溉和到荩随梁武帝游览京口的北顾楼。梁武帝边观景,边让到溉作诗,到荩很快就写好了。梁武帝看后和到溉开玩笑说:你的文章是不是孙子代写的?并为到溉写了一首诗,大意是:到溉一生辛苦,像飞蛾扑火一样,为了照亮他人,自己焚身也毫不吝惜,毫不保留地贡献着一切,如今已经年老,可让到荩接替爷爷了。这个成语比喻自取灭亡。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